关键词:沟通/感受/越界/评判
最近读了几本关于育儿的书,发现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为沟通而起,也需要沟通去解决!
关于沟通的几大误区:
1、中国式越界
大多数人的越界在无意识中进行,常被冠以“为你好”的帽子。
例如:
爱幼:孩子不想吃饭不可以,在长身体,事实呢,自己偶尔不舒服就可以稍微饿一下,肠胃反而舒服!
还有一种:隐性越界
暗含攻击的越界
例如:老婆会在老公面前表示羡慕别人家的老公有多好,这其实就是想表达自己的老公还不够好,希望他更好!
2、责怪和评判
评判带来分离,当你评判自己时,你在远离自己;当你评判他人时,你在远离他人。
例如:
我从小吃饭做事比较慢,妈妈这么多年一直就是在说:你怎么吃饭这么慢呢,就不能快点吗?
说了那么多年依然也没有变快,说明给孩子用责怪的语言讲道理最无用!
再比如:当孩子说:“我害怕”时,我们通常无意识的反应是:“不要害怕”“男孩子有什么好怕的”“胆小鬼,要勇敢”
这些反应在否定孩子的真实感受,让本就害怕的孩子更无助!
3、攻击性沟通
与人相处时,总是自带矛与盾,即自带攻击与防备!
攻击性:“你真笨”“都是因为你”“你看别人家老公”“你在这样我就不管你了”
防备性:“你才笨呢”“关我什么事”“那你怎么不看别人家老婆是怎么样的”“你最好说到做到”
以上都是常见的沟通误区,而且很多都是无意识的,所以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去觉察,去反省,先找到问题!
当孩子被某事困扰的时候,或情绪高涨的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倾听。
通过倾听和陪伴,伴随同理、接纳和真诚的内在态度,梳理孩子被卡住的情绪或感受,协助孩子的情绪流动,让孩子重新回到情绪与思考的平衡状态,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够思考如何解决他所遭遇的问题的空间!
如何做好沟通呢?给到大家一个公式:
【事实】+【感受】+【原因 】之后 【提出需求】
1.关于事实,要区分事实和观点
讲事实就要先观察,观察到这是什么情况就说出来就行!
例如:约定好晚上七点做完作业,孩子还没完成!
如果我说:你怎么写的这么慢都七点了你怎么还没完成作业?
这是观点不是事实!
现在七点了,今天的作业还没完成。
这是事实!
2.感受(区分感受与想法)
表达感受不要带评判和责怪
例如:老公应酬喝酒晚归了!
妻子:你还知道回来呀!怎么喝这么多,这么自私呢你!下次晚了你就别回来了!(表达想法,带有责怪,评判)
妻子:老公你回来很晚,我很担心,我也很累!(这是在表达感受)
表达感受的词,比如:喜悦,开心,担心,焦虑,要与责怪区分!
3.原因(找到感受的根源)
沟通一定是有需求的,只有达成双方沟通需求,并满足就是成功的沟通!
上面老公喝酒晚归的例子中,妻子真正的需求是:老公早点回家,不让她担心!
如果说一些不中听的话,也就是语言伤害,沟通一定不可能顺利进行。
4.提出需求
我们体会自己的感受,找到真正的需求后,就可以提出具体的需求了!
提出的需求一定要具体!
比如:我希望明天早晨看到你把个人卫生都处理好!
我希望明天早晨看到你把脸洗干净,牙齿也刷干净了!
下面那个需求更具体!
高情商的沟通重点在于我们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当我们表现的不够完美的时候,我们可能自责或自己恐惧,如果我们日常当中能够把这公式记住,我观察到,我感受,是因为我有需求用这样一个公式真诚的去聆听和反馈,一定可以处理好生活中各种问题!
我们的职业是设计师,养孩子与家人相处,就像做设计,我们要深入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读懂需求背后的逻辑,用情景,描述画面,讲故事去触动情绪,就可以培养跟孩子跟自己跟家人的好感觉!感觉对了,一切都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