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毛姆于1944年二战期间出版《刀锋》,故事围绕参加一战后回国的莱雷展开。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莱雷被荣誉环绕,有一个美丽的未婚妻,还有亲友安排的无限前途的事业。
一切看来都是如此的美好。如果故事的主人公就照这样生活下去,好像也就没有什么可写了。或者说,我们没必要通过看书去羡慕别人美好而繁琐的生活。一般来说我们读者必然为波澜起伏的情节或者特立独行的生活所吸引。
不错的,一战后的莱雷由于战友为救他而牺牲,就变成了这样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力排众议执意走上了一条找寻生死,善恶和永恒终极意义的道路。从此在思想家和哲学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为我们的社会进步立下了不朽的丰碑。同时,我们看到不少思想家的自身经济情况并不好。当然,他们对于囊肿羞涩也许不以为然。
作为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是思想的巨人,也是历史的伟人。
对于莱雷而言,物质生活并不重要,他在乎的是真理。我们得感谢像莱雷这样的人,他们不求自身的利益,以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为人类思想的历史画卷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的思想却很伟大。
职业不分贵贱,不同的行业都是为社会做贡献。然而,莱雷的工作回报太长,且产生的是社会效益。站在这个角度,莱雷身边的人不理解他是正常的。所以依莎贝尔作为一个希望自己可以经济自由的女性,没有和莱雷这个理想主义者结合也顺理成章。
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度过,取决于自身在现实中的道路选择。我们都知道需求层次理论,他符合一般规律。然而,一些人喜欢得过且过,一些人追求财富,一些人追求真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相同的人去做同样的事情,我们怎能责怪自然?无愧于自己就好。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大家加油!
《刀锋》选段:
“人们在恋爱的时候大都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使自己相信,要干什么干什么,肯定是个高招儿,我认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灾难性的婚姻,原因就在于此。他们就像托一个明知是骗子却碰巧又是他们交往密切的朋友的人为自己办事一样。他们所以把自己的事情交到他的手里,是因为,他们不肯相信骗子首先是骗子,其次才是朋友。他们以为,不论他对别人多么不忠实,对他们是不会不忠实的。莱雷能硬起心肠拒绝为了依莎贝尔的缘故去牺牲他认为他应该过的生活。但是,失去她后,感到的痛苦也许比他预料的难以忍受。也许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是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少吃草。”
主人公莱雷是以英国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参考由毛姆创作。
马亚锋20181206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