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华校长在讲座《教师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中,从三大方面给我们作出了比较系统的指导:
一、情绪是什么?
二、教师如何处理当下不良情绪?
三、教师如何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是什么?陈校长从《人世间》的周秉昆一时冲动失手伤人致死而被判刑九年这个情节说起,她说,“我们任何人都离不开情绪与情感,情绪是我们‘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寒暑表’,情绪是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情绪诚实可靠,情绪从来都不是问题,情绪是教我们在事情中该有所学习,情绪应该为我们服务,而不应成为我们的主人,情绪是经验记忆的必需部分。”让我们对于情绪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她说到一个我们老师都非常认同的点,她说,教师是个“高危”职业。那么教师的“高危”在哪里呢?陈校长用李希贵老师的话进行阐述:以前教师更多的是作为脑力劳动者,更多的只需要动脑,但是现在的教师已经从脑力劳动者,进阶为情绪劳动者。张老师说:“我们低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难度。”一方面是对自身情绪的修炼程度,另外一方面是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力,也就是这才是现在的教师的“高危”,现在教师的“难”。
确实是这样,我们教师是直接与生命打交道的,这是比任何知识更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就很容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出一些违背生命的本质,伤害生命个体的事,说一些伤害孩子心灵的话。同时又需要我们对孩子的情绪有洞察力,在孩子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帮助孩子成人。
那么,教师如何处理当下不良情绪呢?陈校长也给我们一些指导性建议:
1.合理的宣泄。比如哭出来、通过运动宣泄、找人倾诉、自我调节等。
2.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3.面对他人不良情绪的时候,要学会倾听,听什么,听情绪,听事实,听期待。
教师如何提升情绪管理能力?陈校长说到了三点:
1.转变认知模式;
2.建立和谐的关系;
3.坚持生命化读写。
其中我最有感触的就是第三点——坚持生命化读写。
我的父亲是一个脾气很不好人,有时候非常暴躁,小时候但凡我犯了错基本就少不了挨打了。受父亲的影响,我一直也是一个脾气很暴躁的人,很容易生气,很难控制自己的脾气。我时常懊悔的就是我的女儿小时候经常挨我的骂,动不动就吼她,有时还会动手打她,她一直不太自信跟我的暴脾气是有直接的关系。另外一个我特别懊悔的就是对待我之前的学生,我也是比较凶的,总是以为学生好的名义“毁”人不倦,以爱的名义责骂学生,甚至体罚、打骂学生,还美名其曰对学生负责任。通过这些年的读写,才让我慢慢改变这些认知,更重要的是读写让我的脾气越来越好了,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要说真正把我带入生命化的莫过于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家庭教育的第一定律》这本书了,这本书让我深刻地反思自己的童年,审视现在的自己,去追溯因果,重新去认识并理解我的童年以及父亲的童年,从而与自己的童年和解,通过一点一点的改变,从能改变的地方做起,慢慢地弥补孩子在童年时期因我而造成的伤害。
张老师常常拿“树”来打比方——那些长得高和长得好的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生长初期都看不到它的成长,好像长得特别慢,其实,它是先长根,让根先扎向大地,扎得越深越好,从表面看,它的确长得很慢,但是,一旦它的根长好了,它后期就会长得特别好,这就是所谓的“慢慢的快”,先是慢,然后才是快,起关键作用的是慢,“慢”的问题解决好了,“快”才能真正地顺其自然,并发展出个体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这才是“快”的真义。
所以,现在我遇到孩子的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接纳,然后反思自己,反思这个问题可能跟孩子童年的“奶”、“蜜”、“盐”的不足有关,不再是急于解决问题。
面对学生我也是更有耐心了,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总是先想到是这个孩子的童年、这个孩子的父母的童年“奶”、“蜜”、“盐”是否充足,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也让我更加清晰地知道,很多孩子现在所反映出来的各种不足,大多都是与孩子本身的童年有关,与孩子父母的童年有关,而这些,孩子本身也是不愿意成为这样的,所以,我能做的只能是接纳孩子,并努力帮助孩子改善这些不足,甚至教会孩子去接纳自己的不足。
而《教师的使命》这本书总能给我于力量,让我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新的一天。这是一本不仅仅让我醒悟,还有治愈灵魂的书。读《教师的使命》,感觉这本书就是为你所写,他就是那个最了解你的人,了解你的痛,了解你的苦,了解你的困惑,然后为你指点迷津。这本书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教育的艰难,让我更加坦然面对教育的困难,对未来也就没那么焦虑了。试着以退为进,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就是影响,让我更有耐心地面对学生的所犯的错,接受他们的不足,接受他们成长的慢。
上一届的学生我一直坚持带他们跑步、阅读,在这过程中我也动摇过,自我否定过,自己这样做是否正确,读了《教师的使命》让我有了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教育目标——坚持做学生成长之路的陪伴者,坚信身心健康比学习成绩重要,生命教育大于学业教育。
张老师说:“对教师职业要认命,认命就是对职业的认同。”接受教师这个职业的平凡,把自己当普通人看待,允许自己有情绪,允许自己会纠结,允许自己内心有不平衡,同时,又要明白教师的职业与普通人的不一样,要比普通人更了解自己,比普通人更懂得控制情绪,做一个“佛”系的老师——有博爱之心,有大爱之心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