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杨氏之子》课例研讨
话题:从于老师《杨氏之子》看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
韩素静老师发言文稿——
西方有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在刚才的研讨中,我们就是一个交换思想的过程,大家的发言都非常精彩,有理论高度,有实践感悟,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给了我诸多启发,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谢谢这个平台,让我们有了碰撞,有了交流。
那么,针对于老师的这节课,我从文言文教学方面,有什么收获呢,我从一下四点谈起。
1.教师的范读就是最好的朗读指导。
学习文言文,朗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面对朗读,很多教师习惯讲解朗读技巧——诸如重音、节奏、停顿等,那么,于老师是怎么指导的朗读训练呢?
大家听老师读一遍,注意看老师的表情——刚上课时我就让大家观察表情,表情也是会说话的。
(师范读《杨氏之子》,面容和蔼,表情幽默,动作风趣,学生为之热烈鼓掌。)
我们是否很吃惊,于老师怎么不说教指导呢?原来,教师拿起课本进行范读,胜过所有的技法讲解,教师朗读时,你的重音、停顿、节奏在用它的节奏告诉学生,所以,我想强调的是,朗读指导,不需要支离破碎的讲解,不需要填鸭式的灌输,教师示范就是最好的指导。
2.文言文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以至熟读成诵
关于文言文初读环节,一向有两种声音:一是认为在初读课文环节,教师要提出“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读准节奏,教师会给句子标画上停顿线,借以引领学生读准节奏;而另一种声音是,初读环节,学生对节奏读得准不准并不重要,不需要给学生划分节奏,当学生理解意思后,自然而然就懂得了节奏。
对于这两种声音,不知道大家是如何评价。其实,在初读环节,建议大家采用第二种方式,所有的朗读都是对文章理解的一种体现。因此,当学生对节奏把握不准确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急着从节奏上去要求,而是要找到读得准不准的根:对句子是否理解。例如,蒲松龄的《狼》中有一句话是:其一犬坐于前。对于这句话,如果学生不理解其中的“犬”是名词做状语,即使老师画出节奏,学生可能仍然不会把“犬”和“坐”连在一起,而会把“一”和“犬”组合在一起。
这节课上,于老师先指名朗读,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于老师相机对较难理解的“甚聪惠”“诣”字进行了解释。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情况下,提出了让学生朗读课文,最后熟读成诵的要求。
以上教学环节,是基于学生对文本大体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的表情朗读。是的,朗读就要这样,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进行对节奏、停顿或者重音的指导,因为朗读,是理解的一种反应。
3.文言文教学要避免碎问碎答,可用主问题串起对课文的理解。
一说到文言文的学习,我们总觉得很无趣,无趣的原因是,文言文教学很死板,无外乎读读文章、解释解释词语、翻译翻译句子。但,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有这种感觉吗?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文言文因为其特殊的语言形式,教学时离不开解释词语和翻译句子,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这样的训练做的融合些,不那么机械和单调呢。例如,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在大体理解课文内容之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从哪儿看出来这个小朋友非常聪明呢?
这是一个能贯穿起全文的主问题,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全文进行思考。最后总结出“反应快、会听、会说”三个特点,就说明学生对文章内容已经理解了,这是比翻译句子更能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训练。
接下来,于老师又让学生跟进理解:这个9岁的男孩除了聪慧,他还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学生从“为设果,果有杨梅”中看出杨氏之子非常有礼貌;从“果有杨梅”“设果”中看出,杨氏之子端出来的是多种水果,不只有杨梅,非常热情好客;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未闻”两个字看出他懂礼貌,说话得体,有教养。
文言文学习就要这样,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会避免碎问碎答似的教学,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哪个词是什么意思,可把对词语意思的理解,隐含在问题中。例如,钱梦龙老师在教学《愚公移山》时也有这样一个精彩片段:
师: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针对老愚公多大年纪了,有学生说“九十岁”,有学生说“九十岁不到”,这时引出“且”的意思。
针对“智叟是个年轻人吗”,引出“叟”是老头的意思。
针对“‘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等问题,引出“京城”是复姓,“龀”——齿旁,换牙的意思,“始龀”,七八岁;“孀妻”是寡妇,“遗男”是孤儿的意思等。
对,文言文教学,不一定只有碎问碎答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的教学方式,设计一个主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这应该是优秀的教师追求的方向。
4.文言文可以读写结合,在改写中进一步体现对故事的理解。
读写结合也是于老师课堂上多用的方法。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于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笔,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文章写得丰满一些”,这一环节,貌似是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实则也是指向对文本的理解。
你看,当学生用“三角眼”形容杨氏之子时,于老师提出修改建议:“‘三角眼’一般是指刁钻、狡猾,这要改一改。”这是对用词的建议,也是对故事主人公特点把握的建议。当学生这样写:
古时候,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杨家有一个小男孩叫杨修。他虽然才9岁,但个头不矮,长得胖乎乎的,皮肤很白。圆圆的脸蛋,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很有神。小嘴翘着,看上去能说会道。他头上扎着蓝色头巾,身穿红色的长袍,腰扎一条黄色带子,十分精明、利索。
老师评价:这一段描写十分精彩!外貌与他的聪慧、有教养完全一致!你看,这哪里是考查描写能力,这分明是对文本内容把握的考查。
总之,于老师的这节课,一如他既往的其他课例一样,是平实的、朴实的、真实的、也是丰实的,在读读、背背、讲讲、写写的过程中,了解了故事内容,理解了个别文言词汇的意思,达成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