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2022年30天阅读写作陪伴营】共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打卡day20 2022-02-17
心灵世界自有其理,非理智所能及也。
普通人的思维模式一般是知己解彼。 沟通学里边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就是当一个人听别人说话的时候,通常3秒钟之内,脑子里边就已经开始想我应该怎么回应他。
所以你会觉得跟他人沟通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举一个案例说你去眼镜店配眼镜,你说那个大夫,找眼科医生,说我的眼睛看不清楚了怎么办?医生说没事儿,来,把我的眼镜给你,戴着。你说不行,我戴着这看不清、头晕。这个眼镜我戴看得特别清楚,我戴好多年了,非常清楚,没问题你戴着吧。我真的头晕,我恶心、我受不了,你这样看病是不行的。大夫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矫情,哪儿有你这样的人,真是好心喂了驴肝肺。
大夫也很痛苦,你也很痛苦,因为大夫认为这个眼镜真的看得很清楚。没有这么荒谬的大夫,所有的大夫都应该最起码给人验一下光、测一下,但是我们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人就会把自己觉得很好的东西就非得推给别人,说你一定要试一下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对方来讲,那就是一副没有配过的眼镜。
而这里边缺了哪一环呢?就缺了倾听的这一环,知彼解己的这个习惯。所以当我们在跟别人沟通,要讨论一个事情,要达成一个合作的时候,其实你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少说话,多提问,多让别人说一说。
我们在讲话的时候总会联系我们自己的经历。 自传式回应的表现有:
第一个,价值判断,别人一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这样做水平太低了,这是价值判断。
第二个,追根究底,那是怎么回事?我估计是你小时候,童年有过问题,头受过伤。你看着我就经常会这样,这是我的毛病,追根究底。
第三个,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出忠告。“你应该这样。”
第四个,自以为是。“你为什么不试试那个呢,我上次试过那个就挺好的,我给你介绍一个大夫吧”。
这四个特征就是我们说的自传式倾听,这个会让对方相当抓狂。我真的过去造过很多孽,包括现在还在做这样的事。我经常会用自传式的倾听去跟别人对话,觉得自己好像给别人很多的帮助,实际上跟我沟通的人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我在反思,我努力从现在开始不断地改变。
学习第五个习惯,又再次打破了自己的思维局限。原来还有个词叫做知彼解己。
柯维博士解释道:“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真正做到知彼解己,那么就需要移情聆听,用空杯的心态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在一起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演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刘子聆听,效果显著,他能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最准确的信息。我们不必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我们所要了解的是对方的心灵世界,聆听是为了理解,是心和心的深刻交流。
移情聆听本身就是巨额的感情投资,他能够给人提供“心灵空气”,极具治疗作用。
人类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移情聆听等于给予了对方“心理空气”,满足了对方这个基本需求后,我们就可以着重于施加影响力和解决问题。
这种对“心灵空气”的需求,对我们生活中每个领域的交流都会有影响。
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移情不等于同情。移情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的理解对方。
所以说知彼解己是建立在习惯一二三的坚实的基础上。习惯一二和三是基础,帮助我们保持核心不变及以原则为中心。从而平和而有力的应对坚实内心之外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