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世界美食千千万,中国占了一大半。实际也是这样,中国的美食花团锦簇、琳琅满目,东西不同,南北各异,酸辣咸甜,脆糯酥烂,煎炸炒焖,烧烤煮炖,山珍海味,凤髓龙肝,林林总总,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中国美食多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自古尊奉民以食为天的信条,而且这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能吃饱的时间实在不多,所以人们就不断的发掘可以果腹的食品。我们中国人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吃,什么都敢吃。土里长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我们不吃的。但要说最敢吃的,有人说莫过于广东人了,鼎鼎大名的一个粤菜叫龙虎斗,大家都知道是用什么做的,不要说吃了,想想你都觉得恐怖。但是我想告诉你,什么都敢吃的,并不是广东人,是哪里人?我下回告诉你,和你分享中国最令人惊悚的黑暗料理。
我上班的时候经常出差,到现在为止,我除了西藏没去过,其它的省级行政区,我都去过。但这些都是在2011年之前,甚至有一半的地方都是上个世纪去的,那时候受限于经济发展,美食并不像现在这样被人关注,许多著名的吃食甚至成了一个地方的名片。那时候不是品尝美味,更多的是为了果腹。
我居住在陕西,对羊肉泡馍,肉夹馍,葫芦头、Biang Biang面、面皮等碳水美食自然是甚为偏爱。但我老伴祖籍湖南,从小生活在广东,到陕西以后也是以米饭为主,不喜面食。我们后来达成妥协,一天米饭,一天面食。米饭就不说了,就是在菜上变换花样。而面食的选择就很多了,一周内大概吃三次面食,或麻食或饺子或馄饨或面条或卷饼,而夏天的面食则主要是凉面,加黄瓜丝、蒜泥,香油和芝麻酱拌,好吃又凉爽。
现在各地的美食哪都有,想吃什么有什么,老伴对北京烤鸭情有独钟,我们礼拜天如果出去吃饭,也是首选北京烤鸭,其次就是火锅,湘菜、陕菜(也叫融合菜)、然后是各类小吃。最近粤菜名店"广顺兴"在宝鸡新开了一家店,我们也去品尝了,比高新四路的"赵阿森味道"环境好一些,但人均100多的消费,着实不便宜。高新天下汇四楼上有一家粤菜馆"花少爷的粥",味道也不错,价格也要略微便宜一点,但就是地方太小,拥挤的很。
1980年,我们到首钢去实习,礼拜天就去逛北京城,中午必定到崇文门外的一个担担面馆去吃饭,一碗担担面,一个火烧。那个担担面太好吃了,以至于后来在原产地四川吃担担面,我都感觉比北京崇文门外的那家馆子差太远了。
在上海吃过两回河豚鱼,吃之前还有点忐忑,但一开吃,那种鲜美就让你停不下来了。在上海吃过的东西,印象最深的还有雪菜面,那是1986年,我们在江南造船厂招待所,中午要了一碗雪菜面,碗中还有半个拳头大的一块卤五花肉,味道特别香。以后自己也做过多次,却总也吃不出来那个味儿了。
我前几年和老伴带着小孙子去山东玩,慕名专门到济南芙蓉街会仙楼去吃鲁菜,点了一个九转大肠,一个爆炒腰花,都是鲁菜中的经典菜品,但很可惜,感受并不好,九转大肠是甜的,爆炒腰花是酸的,完全不对口味。但据说八大菜系之首就是鲁菜,就连满汉全席,北京烤鸭也都是鲁菜。虽然在芙蓉街会仙楼品尝鲁菜很失败,但我却永远忘不了老父亲在1960年代过年时给我们做的济南酥锅,一只大砂锅,一条大鲤鱼,一只鸡,一大块肋条肉,卷成卷的海带,大塊的豆腐,整节的莲藕,垫底的大白菜,里面倒了一斤料酒,一斤醋,还有其他各种调料,在煤饼炉子上,留一个小眼,小火煨一夜。第二天端下来放凉,把这些食材取出来切块,装满一个大盘子,那个大盘子直径30厘米多,是青花瓷的,很有一段故事,闲时写出来,以飨大家。鱼刺和肉骨头都是酥的,香气扑鼻,太好吃了。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老父亲只做过一次,但济南酥锅却永远刻在我的记忆中。
我去过很多次新疆,烤羊肉串,抓饭,大盘鸡,是我最喜欢的,而拉条子,我只吃过一次,以后再也不吃了,太硬了,还过了凉水,难以消化。
四川也去了无数次,对川菜的感觉是一次不如一次,1987年,我和几个同事到四川,晚上必然要在旅馆楼下的小馆子里买四五个菜,每人一瓶啤酒,边吃边喝边吹牛,觉得川菜做的太好吃了。有一天晚上买了一只烧鹅,我们五个人愣是没有吃完,第二天早上又吃了一顿。还有一次和同事两个人到自贡,在离恐龙博物馆不远的路边小店里点了一条红烧鱼,一个麻婆豆腐,一个青菜,做的太好吃了。美味都来自民间,苍蝇馆子里有真传。可是后来川菜做了改良,叫新川菜了,好几次都把我吃的不舒服,感觉没了川菜的灵魂。我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不切实际的瞎改之外,可能也有食材的原因,这些年吃激素,吃饲料长大的猪、鸡、鸭、鱼,和3、40年前吃粮食长大的能一样吗?
东北我也去了很多次,甚至还在辽宁的辽阳市呆了几乎一年。1981年时,我和两个伙伴去哈尔滨,下火车走了很长的路去旅馆,那时候火车站有一个旅客住宿安排站,你要拿着介绍信排队让人家给你分配旅馆,你自己随便找个旅馆,人家是不接待的。我们那天下车比较晚,路上都没有公交车了,一路走着去安排的旅馆,半路上饿的不行,正好有一家包子铺还在营业,我们要了大概一斤半包子,那个包子挺好吃,不比天津狗不理包子差,更让人惊喜的是,每个桌子上都有一大碗冒尖儿的芥末,我特别爱吃芥末,那天的包子蘸着芥末,让我吃了个心花怒放。东北的大餐也没啥说的,山珍海味什么都有,一般的家常菜就是乱炖,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猪肉炖酸菜,反正什么都能在一块炖。还有,东北的饺子很多都是蒸出来的,有一次我在老边饺子馆吃饺子,吃完问服务员要饺子汤喝,服务员脸衬的非常平,说没有,我说吃饺子怎么没有饺子汤喝?他说饺子都是蒸出来的。从那时候起,我才知道东北很多饺子馆的饺子是蒸出来的。这在我们这边绝不会出现,蒸出来的就叫蒸饺,比普通的水饺要大得多,都是纯肉的,是按笼卖的。而要说是饺子,一定都是水煮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