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布尔乔亚说:你独自生。你独自死。从生到死之间的价值,唯有信任与爱。所以这一几何的轮回,只是孑然独“一”。其余一切都是他人给你的。你要能够抵达他人,否则你只是那个“一”。但......
和爸爸坐在一起,无话可说,有没有?
看着别人吃面,自己吃面,有没有?看着别人热闹(刷剧),自己傻笑,有没有?
邻居死去多日,完全不知情,被人指责说:你们年轻人就是这样,一点都不关注彼此?心里莫名其妙地想:这是什么鬼?有没有?
有人找要一起吃饭,可是只想一个人,不想说话,有没有?
从来没有得到过上司的情绪关照,却被要求替别人考虑这个问题,有没有?
有人来搭话,并不想理睬,还得应对,有没有?
只想旁观即可,不想介入,有没有?
以上这些都是韩国电影《独自生活的人们》中的情节,是不是多少都在日常生活里出现过?
孤独似乎无处不在,那什么是孤独,为什么会孤独,孤独了怎么办呢?
在《孤独传》作者英国历史学者费伊·邦德·艾伯蒂看来,孤独是一种“现代流行病”,是“方便我们将一连串不满悬挂于其上的挂钩”,是“一个情绪的收纳箱:一种表达快乐缺乏、断裂感、抑郁与疏离,以及社交孤立的简称”。
虽然孤独完全是主观的,是一种个体体验,但却不容小觑。艾伯蒂认为,它反映着更宏大的社会问题,比如性别、种族、年龄、环境、宗教、科学甚至经济。
2018年英国政府任命了世界上第一位“孤独大臣”,2021年2月日本也任命了首位“孤独大臣”。其主旨就是介入国民的孤独问题,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减少国民的孤独感和社会疏离感,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
在影片中提到邻居的“孤独死”引发出了蛰居族和御宅族的社会问题。现在,在日本甚至形成了“蛰居文化”,有专门供蛰居族阅读的杂志和书籍的出版。也许,他们只是在进行一场无法被定义的人生旅行。
此处应有注解:
蛰居族,指人处于狭小空间,不出社会、不上学、不上班,自我封闭地生活。此词源于日本,按字面解释分别为“退隐、抽离”和“隐蔽、社会退缩”。而狭义的御宅族,指沉溺、热衷或精于动画、漫画及电子游戏的人。
实际上,在我国2019年就有超过9200万独居状态的“空巢青年”。他们远离父母亲人、独自居住,年龄介于20岁至39岁之间,在大城市单身打拼的年轻人。他们缺乏感情寄托,缺少家庭生活,同时繁华城市的生存压力愈发让他们孤独。
与蛰居族不同,“空巢青年”本身是奋斗者,只是因为独居,孤独如影随形。有人自嘲道“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孤独得像条狗,我和siri成了好友。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依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关电视……”
影片中的“独身族”女主就是“空巢青年”一枚: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看剧,一个人抽烟。因为信息技术的相伴,好像一个人的世界也没有那么单调。可这样的日子过得久了,人渐渐地就会变得沉默寡言,成了一个孤独的人。
其实,哪怕生活的真相,只剩吃饭、上班、睡觉,周而复始,也十分有必要多点儿滋味。毕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群居动物的本能,终究渴望被看见、被听到、被关爱。
影片以实习生的“无故旷工”为契机,让女主彻底释放了“一个人的孤独”:
她不满,曾经离家出走过的父亲,在母亲过世后继承了遗产,然后笑呵呵地生活;
她不满,父亲总拿母亲的手机打给她。
她不满,从未受到过上司的关照,不仅强令其带实习生,还被指责不顾及对方的情绪;
她不满,实习生做事打瞌睡,缠着她一起吃饭;
她不满,邻居搬家乱动了干扰了电视线路……
但!是!
她感受到了实习生送她润喉喷剂的温情;
她感觉有个人一起吃饭也挺好的;
她看到新邻居为死者做法事,其实人和人之间还是彼此关心的。
于是,主动打电话给实习生,告诉她其实自己一直都在假装,并不喜欢一个人。
她辞职了,要开始新的生活,上司跟她说了心里话,她也主动邀约吃饭。
她秒接了父亲的电话,告诉他家里有摄像头,自己可以随时能看到他,虽然只能与他这样的距离,但她把号码的标注由“妈妈”改成了“爸爸”。
终于,她从失去母亲的悲痛中走了出来,也从自己逼仄的小屋里走了出来,与这世界和解,与他人、与自己好好相处。
有人说影片阐释了“1人家庭的多样人生意义”,是为独自生活的人和这时代奋斗的年轻人立flag,单就影片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希望每个人能够差异共生。或许可以用克拉克﹒莫斯塔卡斯的一句话来概括:
“孤独无分好坏,它不过是一个强烈而永恒地觉察到自我的节点,一个激发全新感受与意识的开端。它最终让一个人与其自身的存在深刻接触,并和他人产生根本上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