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书籍:微习惯
标题:微习惯养成的大脑工作原理
字数:839
正文:
开头:习惯如何在大脑当中被塑造出来呢?要想养成习惯,就要“骗”过大脑。
001大脑里的神经通路决定了行为的惯性。人的行为触发是大脑当中某个神经元放电的结果,这个神经元电流信号通过已有的道路,到达指挥身体行动的神经。
002对这个神经放电现象的具体说明。举例来说,早上起来我们要刷牙,一走到卫生间,某个“刷牙神经元”就会放电,谁也不会思考要不要刷牙这件事,都是直接就去做了。
003要想建立新的习惯,就要建立一个新的神经通路。这就像一个狭窄的道路一样,需要不断拓宽,新生的神经通路开始成长,神经元电信号才能快速通过,到达那个指挥动作的神经。
004理解变化缓慢、状态稳定的大脑。现在的大脑结构是经过进化之后,最适合人类生存状态的结构,这种应对体系安全而稳定。
005用重复来应对大脑对改变的抗拒。为了应对大脑的稳定性,就需要用小步的、不断的重复来让大脑慢慢地适应变化。等大脑慢慢适应了这种变化,它就再次稳定下来,习惯就养成了。
006前额皮层和基底神经节。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研究的也是类似的内容。前额皮层相当于系统2,负责复杂短期思维和决策,只有自动运行的系统1不够用了,它才出现并开始工作。
007前额皮层的功能。前额皮层是“意识”的部分,也就是经常“评判”我们行为的意志力,比如,抵挡巧克力蛋糕的诱惑需要很强的意志力消耗,结果是反而宕机了,于是回到重复的老路上,报复性地吃更多。
008基底神经节的功能。基底神经节是高效率的重复模式,节省精力。就好像我们学会了开车,不需要在每次加油和刹车的时候思考,而是身体自动反应。
009两个功能结合。就是要小步小步地做微调,绕过前额皮层,避免意志力的消耗,直到神经通路跑通了,进入到基底神经节这个自动驾驶的状态。
010成功骗过大脑,养成新习惯。从小任务做起,自我损耗极少,继续下去也不难。
完成一个小小的动作之后,会提升自我效能感,对新的行动更有信心,微习惯就这样一个一个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