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都是共享单车。
在汽车时代到来的今天,一下子有穿越的感觉,仿佛重回曾经的自行车时代。
港台文化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用“自行车”这个称呼了,而是代之以“单车”、“脚踏车”。从语言上分析,自行车确实名不副实,单车、脚踏车的称呼更为准确——港台对传统中华文化的保留是值得学习的。
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在我的青少年时代,自行车是很隆重的家用大件。有个著名的相声说到当时男女青年谈婚论嫁的彩礼是——三转一响带咔嚓。“三转”是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响”是指收音机,“咔嚓”是照相机。自行车在这里的地位和现在的“必须有房”大概差不多。
那是个票证时代,自行车属于凭票供应的稀缺商品。凤凰、永久、飞鸽是排名前三甲的自行车品牌。后来,省会合肥也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品牌——美奇。可这个牌子在小城并不受欢迎。
美奇——没气。
谁会要这个?
父亲喜欢钓鱼。骑车钓鱼是一件非常诱人的事。然而,没有票,自行车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天,父亲买早点回来,带来一个好消息:豆腐干子店的“小大姐”有辆自行车想出手!我雀跃着跟在父亲身后。
原来是辆女士小轮车。
七八成新的样子,没有大杠而且是彩色的!小小的失望着,别看就是这辆车子,闻讯赶来的买主还不少呢。
车子终于推回家了。机械工人出身的父亲开始兴奋而又认真的将车子的零件:链条、飞轮、脚踏……大卸八块。
亮闪闪的辐条、咔咔作响的飞轮,自行车焕然一新。
有了自行车,我们几个孩子最开心了。女士车矮?我们个子都不高;没大杠?初学车,上下更方便……
吃过晚饭,父亲会带着我们三个孩子,推着车在厂区的水泥马路上学骑车。父亲一手扶着车后的书包架,一手扶着坐垫,我整个身体几乎都歪在他身上。
那时父亲真是年轻!
大汗淋漓中,一个又一个夜晚快乐的过去了,每个精疲力竭的夜晚,梦里都是双脚蹬被子的动作。“被窝都踢烂了。”母亲抱怨着。
不知道是哪个傍晚,我正在骑车,突然发现身后变轻了,父亲居然在我一个转弯时放了手——原来,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骑车。
这辆女士的二手车,真是我们几个孩子的教练车。
后来,家里有了两辆新的自行车,一辆是“永久”牌的24寸的轻便车。我上班后,父亲将它挂在长途客车上,带到了合肥。这辆车,见证了我工作、恋爱……
好像一直到2000年前后,有一天在楼道里突然失踪。丢了车,心里的失落如同一段历史被抹去。因为车子太旧,我也没去找,据说当时如果去双岗,或许能找到。
有着二十多年历史自行车就这样丢失了。
人生又有多少值得纪念的东西被丢失了?说不清。
现在,我的女儿也到了可以单独骑车上路的年龄了。也许,关于自行车,他们的记忆里就是满大街的千篇一律的共享单车了。(胡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