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主张“减法教育”的老师谈“减法”教学的书,而第二章的标题是“课堂内外,为能力做加法”——的确,应试备考,要做减法,而能力养成,须做加法。
于老师做的加法的核心是打通知识壁垒,联通课堂内外,随时“借境”,随机取材,将一切生活材料巧妙引入语文学习。新课标强调“情境教学”,而我们课堂上的情境,多依赖于教师刻意的营造或假设,因而多少显得矫柔造作,呆板伪饰,是为“造境”。特别是当命题情境化之后,所谓的“情境”更是成为任务驱动的假设背景,进而沦为脱离实际学习的机械练习。“借境”则是借助于现实生活中即时发生的真实情境,调动学生兴趣点,自然而然地引入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章,于老师的几个“借境”课例都令人叫绝。无论是孔夫子与奥特曼联手完成的议论文基础知识教学,还是因雨借景的国学“现挂”、因时而生的《墨梅》文化拓展,抑或黑板报里长出的语言表达课,每一节课都与生活紧密结合,与阅读紧密结合。这才是“真语文”,而不是停留在课本上或练习上的“假语文”或者“死语文”,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的语文课,是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兴趣且真正提升核心素养的鲜活生动的语文课。
这样的语文课,来自教师一双善于发现教学资源的慧眼,一颗“时时处处学语文,时时处处用语文”的慧心。更重要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丰厚积累与知识沉淀。单是校园里开学复课的一副14字的对联,于老师就延伸链接了扬州何园对联、宋湘长联、杜甫散文、成语及春夏秋冬四季诗歌,乃至对友谊的理解、对关键字词的拓展复习……可谓一场文化的盛宴。如若没有丰厚扎实的知识储备,何以成就这样具有广度、高度与深度的语文课堂?而这些储备从何而来?于老师用自己的实践给了我们八个字:日积月累,系统整理。比如,“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会分门别类地系统整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用经典可以做怎样的深入解读,也会有意识地积累。这是慢功夫,也是苦功夫,更是语文学习须臾不可背离的基本路径,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唯有踏踏实实的多读书,多体验生活,多思考,多实践,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机勾连,游刃有余。
如果说前面列举的“借境”课堂是丰厚积淀中的妙手偶得,本章介绍的“错别字诊断书”“趣辨词语用法”和“连词成段”,则是语文基本能力的艰苦训练。这种训练不是机械刷题,也不是模式套用,而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而且是“通过自己的探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特别欣赏于老师的“错别字诊断书”:从生活中发现错别字——指明错误,简要归因——从字源及语义等角度具体分析并拓展。认真做起来,简直就是一篇小小的学术论文!这样的训练过程,实际就是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探究能力的过程。告诉学生一个结论很简单,但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找到一些研究的正确路径和方法,却是任何给予的知识都不能替代的。由此所培养的探究兴趣和研究习惯更是尤为宝贵的。这种进步,不是某个知识点的收获,而是方法和能力的收获。这就是授人以渔,这就是培养核心素养。而这样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先不说学生,首先是我们大多数老师所缺乏的,是要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的。又如,组词成句、连词成段,我自己以前在教学中也是做过的,的确是学习语言运用的好方法,可惜只是偶尔为之,未能坚持。说到底,也是单纯贪多求快、追求效率作祟。诚如书中所言:教育不是大工业,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而应该是手工业,需要一点点打磨,慢慢地一个个来。看似很慢,却真能打磨出耀眼的美玉。
撷英拾贝:
1.对联: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偶然风雨惊花落,再起楼台待月明。
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名句: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能为此,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杜甫·《秋述》——旧雨新知)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王充《论衡》)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3.启迪:
多“借境”,少“造境”,尤其不要去造一个假的情境,或者脱离实际学习去做一个机械的练习。
相比于单纯的对和错,好与不好,甚至是好和更好,才是语文学习中更常遇到的问题。
很多关于语文学习的基本观念和基本能力,要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不必非得拉开架势大张旗鼓地去训练,比如,关于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关于时时处处学语文的观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