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来说,身为女性,如果你克服了恐惧,你会愿意成为领导者吗?
说实话,我相信正如书中列举的大量数据,应该并没有那么多女性会回答,yes,I do。麦肯锡在2012年对于财富500强企业的4000多名员工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男性中有36%的人想要成为CEO,而女性只有18%。仅仅只有男性的一半,不到五分之一。虽然这种结果,在年轻一代中,有些转变。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8-34岁的年轻人中,首次有更大比例(66%)的年轻女性认为,"在高薪职业或者专业里取得成功"组个人生活同样重要(持相同观点的男性比例为59%)。但是在这个年龄段上,依然存在男性和女性在领导进取心上的差距。"不管在什么领悟,我希望在我最终从事的工作中成为领导者","领导者""有远见""自信""愿意承担风险",80后,90后的男性会这样描述自己,认可自己,而女性,则很难做到这样。
列举了这么多数据,其实就是想说明,女性在高级职位中,缺乏当领导的进取心。可能很多优秀的女性看到这里,会非常诧异,觉得怎么会呢,我身边的女性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是那么的积极上进。嗯,那是圈子和群体的作用。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从整体上说,女性比男性是缺乏进取心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点呢?是女性本来就不够优秀吗?还是社会环境造成?还是成见偏见造成?
论社会环境,当今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平等的社会,特别是在中国,从来没有如此的大力提倡过男女平等。
论女性自身的素质,其实女性非常优秀,她们天性温柔,有耐心,有责任感,抗压能力也比男性更强。很多数据也能表明女性的优秀。例如在美国,女性在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分别占了57%和63%,在中国,本科学历中,女性也占了51%。而且,女性也可以同时平衡家庭和工作,这将给她们带来更少的焦虑,更幸福的生活。(来自于09年莎伦.密尔兹和乔安娜.斯特罗布的《两性相处》)
论社会成见,确实存在,而且很严重。特别是对于女性的学历和职业规划上,人们通常希望女孩子不要读太多书,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希望女孩子找个好人家,早早地出嫁,相夫教子。而对于男孩子的期望,则是要做老板,要做领导,要赚大钱。
这种观念甚至从儿童时期就开始灌输,"女孩要像妈妈一样漂亮,要喜欢粉色,男孩要像爸爸一样聪明,要喜欢超人"。如果违背了这些"设定好"的商家圈套,孩子就很难得到满足,甚至会被批评。女孩子喜欢超人,可能会被说"男人婆";男孩子喜欢粉色,可能会被说"娘"。
电视上很多电视剧,也会因为"喜剧效果",刻意丑化职场女性领导者的形象,女性也被各种媒体包围"警告":女性不可能同时投入到家庭和事业中。
这种来自外界的压力,也同样给谢丽尔.桑德伯格和她的女性朋友带来了困扰。我自己也深感压力山大。作为一枚标准的90后,这个年纪,正是为工作奋斗的最好时期,但是单身的我,却常常被身边的朋友"催婚"。"猪猪啊,你怎么又在加班,这样怎么有机会交男朋友哦""猪猪啊,你看你都XX岁了,再不找男票,过几年,就是别人挑你了"。甚至,之前贪好玩注册了珍爱网的会员,大概玩了一次所谓的微信相亲群,聊了一次觉得没啥意思,在荒废一年后的某天,心血来潮完善了个人信息和上传了照片,从此天天被"红娘"打电话...说多了都是泪...
综上,女性并不是不够强大,并不是不想成为领导者,根本原因,是内心的恐惧。她们害怕被批判,害怕不够"合群",害怕引起负面的关注,害怕不能成为好的母亲,妻子,女儿...
但如果女性一旦克服恐惧,将创造无数可能。既然男性更多依赖自身的潜力得到晋升,女性更多依赖自身的实力,那么如果有一天,女性也可以依赖自身的潜力得到晋升,她们将会为世界带来多大的贡献呢?
扪心问一问自己,如果心无恐惧,妳会做什么呢?
ps:
后记1
终于有点明白自己读外国书有点看不下去的原因了,因为是英文翻译过来的,其实很多语句,读起来会有点绕,其实中文的内容上,有优化空间。英文的名字,翻译成中文,通常会从两个英文单词,变成没啥关系的7个中文字符,于是光看名字,都能看晕๑_๑反而还不如直接看英文版的名字...
后记2
如果我克服了恐惧,我会做什么?你们猜,我会想做什么?没错,跟你们想的差不多,把老板炒了,然后先去旅游一圈回来,再找工作。
其实有人会说,这事应该蛮简单啊。那是对于少部分人吧。"裸辞"对我来说,依然风险巨大。虽然自信自己有能力,但是却没有自信到自己在裸辞的情况下能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说到底,还是从心吧。。)
其实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跟书中描述的那种懂事,听话的女孩是不是很像,确实很像。保守,不敢冒险,所以我至今竞聘几次管理岗,都没有成功吧。。(貌似得知了真相(つд⊂)
所以呢,自己也希望多从书中吸取一些道理,早日脱离苦海吧~
今天的更新到这了。突然发现自己写了一个多小时,近2000字,终于不是中学生水平了。。ヾ(✿゚゚)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