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那就别想真正享受它;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那你永远也别想真正摆脱它。君子失去了仁心,哪里还算君子?君子是时刻都不会违背仁心的,紧急时如此,颠沛时也如此。”
感悟:
孔子说富贵是人们想要的,需要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贫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也需要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吃饭、紧急或匆忙甚至颠沛流离的时候都需要保持仁的状态。
这其实也是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事的观点。
首先,在做人方面,做人要正当,坦坦荡荡,做到“君子坦荡荡”。做任何事事情都要用正当的方法,而不是歪门邪道。
其次,在自我修炼方面,吃饭、紧急或匆忙甚至颠沛流离的时候,都是修炼我们自己的时候。
对于吃饭的时候可以修炼自己这一点,我有点些感触,因为我家现在宝宝一岁多,我开始让他自己吃饭,有时候吃得身上、鞋子下、桌上以及地上到处都是,等到我来搞卫生的时候,他还在旁边走来走去,给我搞卫生这件事增加阻碍。
心情好或者不忙的时候还好,会耐心和宝宝墨迹。
而在我希望能够赶紧打扫完,然后可以去做其他事的时候,我也会着急,以至于对孩子说话比较大声。
事后,我也会反省自己,到底是做的事儿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所以每一次吃饭、每一次有紧急情况或者碰上逆境的时候,都是修炼自己的时候。
第三,可以尝试把“仁”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把它常态化,变成我们的习惯。
比如,坚持做好人好事。可以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出门对遇见的人微笑,说你好;遇到扫打扫卫生的大爷或大妈,说声辛苦了;随手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对于别人的帮助,即使是随手的小事,也要及时说谢谢,等等。
当我们把这些事情常态化的时候,“仁”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