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姊妹,西北人,手巧心慧,开着茶行,去她那里坐坐,从不给人买点茶的压力,可能是我脸皮厚,有,也没试着,哈哈哈!
说起这相识也是一个茶友的缘分,一起去茶山,有幸与小姊妹住在一起,几天相处下来,挺愉快,回到青岛,得空就去坐坐,也带朋友一起认认门。有过一起合作的想法,机缘不巧,就各自放下,一份轻轻松松的茶情在彼此。寻到好茶一起喝喝,对茶的判断和理解,彼此也不避讳,有啥就说啥,不用揣着什么想法放不开。到店里看到什么喜欢的物件儿,说句“匀给我吧?”,就可以拿走。从她身上,有一份我喜爱的那种不急不躁的安静。
问:“喝今年兰芷吗?”我说“不太期待。”事实果不其然,有一种不喜欢的涩在嘴里。
“去年的好喝!”“是啊,第五年了”。
“明年也许会比现在好喝一些。”“对那年的茶青没啥好感,明年可不一定……”
年龄经历各类差异的人心,在茶碗中,才真正相知相遇。
两人在一起难免聊聊家常,挂在嘴边的是儿子的趣事,还有千古难题婆媳关系。从她嘴里,很少听到说起婆婆的怎样,反而总感觉她最大限度地理解婆婆的行为想法。现在,善解人意的女子真不多见,茶的温婉性情在小姊妹身上,得到最好的体现。
人间有味是清欢,茶情就是这样一份清欢。在这个狂欢的世代,人与人以心交,要么深爱,要么伤害。我们都不愿意被伤害,也失去深爱的机会。人与人,人与茶,莫不如此。想尝到明年的滋味,需要等待。也许到了明年,就忘记今年的涩了,这是件好事。
那就在手边,留一份淡淡的茶情,不用太近,不要太远,你在,我在,那就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