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老实话,在好友约着我去看《至爱梵高》之前,我对梵高的印象就停留在印象派画家、著名的画作有《向日葵》《星空》,除此以外,就所知甚少了。
我想,若不是热爱梵高、阅读过类似《梵高传》的人,对梵高的了解也大抵如此了,就连我这位考研方向为影视编导的好友,也没比我多了解多少,所以跟大多数真心爱着梵高的观影者相比,我俩算是围墙外的人,因为一部电影,误打误撞地闯进了绘画天才的世界。
这次的观影体验很特别,无论是从画面呈现方式还是叙述角度都是别出心裁的,尤其是影片的画面,每一帧都是油画,是125个画家耗时5年时间创作出来的,这在世界上是首例,作为致给梵高的情书,这样的呈现方式,对他来说应该是再好不过了。
电影以梵高死后一年邮政局长的儿子阿曼达送其遗落的信件为起点,以阿曼达收到梵高的复制书信为终点,构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罗生门式叙事。影片追随着阿曼达的视角,通过接触与梵高有关的人,展开回忆式的画面,每个人各执一词,为梵高的死因铺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纱。
就在我们还在为梵高是自杀还是他杀绞尽脑汁,思忖每个叙述者评价话语的真实性时,玛格丽特的一番话点醒了苦苦追寻梵高死因的阿曼达和观影的我们“梵高死了,你们来关注他是如何死的,可是你们又有谁关心过他活着的生活?”
是啊,对于一个艺术家,人们除了对他举世闻名的画作津津乐道,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他生前的那些奇闻逸事和疑点重重的死亡方式,可是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似乎没那么重要。
在我看来,在艺术创作上,他无疑是个天才,而在生活中,他是个极度缺爱的人,他的孤独深深的渗入骨髓,融入到血液里,诚如加歇尔医生对他创作时的评价“他一拿到画布就会画满星光,环绕着耀眼星光的,是深不见底的空虚和寂寞”。
最让我心疼的,莫过于船夫对他一次绘画经历的描述。梵高静静地在河边画画,停下来思索的间隙,一转头看到了正在啄他午饭的乌鸦,他非但没有立刻将乌鸦赶走,而是眼神中充满温和,安静地看着它笑了。
连偷食的乌鸦都能让他这么开心,这个人得有多寂寞啊。
想要探寻梵高孤僻寂寞的性格因子,就要追溯到童年的经历了。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母就诞生下了一个男孩,但这个孩子过早夭折了,这成了梵高母亲心中永远的痛。梵高出生以后,家人给他冠以死去哥哥的名字——文森特,可是这并没有为他换来应有的快乐童年,取而代之的是母亲的漠视和厌恶。
当他试图牵起母亲的手,加紧脚步跟上她的步伐时,母亲冷冷得一甩手,将他遗落在了高高的栅栏门外,他默默低下头,委屈极了。
在小文森特眼中,他还比不上一座冷冰冰的墓碑。爱的缺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致命的,他成了梵高家中一个可有可无的替代品。
当一个人发现不了自己的价值甚至是作为另一个人的形象生活在这世上时,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孤立无援,痛苦难耐,一遍遍地质问自己活着的意义?那种如地狱般的遭遇和心境,我难以体会,但是我们可以从他最初踏上艺术之路时写给提奥的信里窥着些一二“我永远不会,在这个社会有一席之地,一个最卑贱的人。”
可见,缺爱的童年带给梵高的,是成年后无尽的自卑和痛苦,然而,伟大的人总是有其值得伟大的地方,这句话的后半段是这样写的“就算这样,总有一天,我会用我的画作展示给世人,对生活充满了怎样的渴望与憧憬”。
好在,他心中有梦,眼中有光,即使不被父母容纳,即使被人们集体驱逐,即使遭到孩童的欺辱,他只要一拿起画笔,就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在那里,他是璀璨耀眼的星光,是掌控色彩的国王。他说“只有画画能表达我心中所念。”
作为孩子来说,他是不幸的,但作为画家来说,他也是幸运的。他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让我非常欣赏,摘录如下: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颗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纵使这罪恶的人间无情地伤害过他,冷漠的人群无情地嘲弄过他,他依然对这人世间抱有最大的宽容和热爱,用才情无比的画笔去勾勒,用色彩斑斓的颜料去呈现。
我看到,他的心底浮动着温柔的光,如孩童一般,纯粹通透,这才是最弥足珍贵的地方啊,所以当影片结尾,伴随着《Starry Starry Night》的音乐,梵高从荧屏中央缓缓回眸,让那么多人潸然泪下。
我心藏瑰宝灿烂如歌,唯有画作可为我吟唱。
这世间,证明你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