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网络长文,文章的开头很吸引人的眼球。
“教育社会学家姜以琳时常与失望为伍。她发现,人们对教育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在广泛的社会共识中,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枢纽,是向上流动的阶梯,它是人类创造的、让这个世界更公平向善的伟大系统。然而,教育的功用似乎与人们盼望的恰恰相反:它无法促进阶层流动,却会促进阶层的自我复制”。
近些年来,中文媒体上经常渲染一些超级精英的成功故事。媒体反复叙述她们的“勤奋”与“天资”,让人们从中获得激励与幻觉,仿佛精英之所以成为精英,好像真的只是因为她生来本该如此。但如果真的仔细翻看她们的履历,看见她们在教育中享有的资源、获得的特权,“这种成功对大众来说并没有什么借鉴意义”。
经常在网上看到家长辅导孩子的视频,通常孩子一脸萌宠,家长暴跳如雷,令人忍俊不禁。
当大多数家长得知教育的“阶层复制”属性,他会分析自己所处的阶层,也许会后悔自己曾经对着孩子发过的熊熊怒火,稍思片刻后估计能完成一次自我疗愈,“学者说的,未必是绝对真理。也许我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呢?”然后,与孩子继续一场关于学习、教育的拉锯战。
当婴儿脱离母体,以独立的个体来到世界,只要没有特别的缺陷,都被视作天使。大人们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幻想眼前的婴孩,多年以后,可能给家族带来无上荣光,他们被大人捧在手心里慢慢长大;
学龄前,娃娃们在幼儿园唱唱儿歌,做做游戏,似乎孩子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差异;
上了小学,智力初次显现,分出了高下,成绩好的,是三好学生,成绩一般的,孩子稚气的脸也未必不是可爱的;
上了初中,差距就更加明显了,成绩优异的,被家长哄着,有那么一帮学习落后者,怎么看都觉得面目可憎;
走进高中,学生界分出了七大等级:学神、学霸、学痞、学民、学弱、学渣、学残,你的孩子处于哪一级,可以明明白白地对号入座。
百度可查,“学霸”这个词开始流行,是在2012年前后。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霸”成为了孩子可被冠以的最光荣的词汇?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就只有学习?
家长在学习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每个孩子不都是独自承担学习任务?家长给于的大多是额外的负担,比如课外作业、补课,还有压在孩子肩上的最沉重的期待,甚至阶层跃升的遐想。
如果“阶层复制”接近教育的真相,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把孩子变成“鸡娃”,对其一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