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二首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赞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纸

其一

婉丽清华月如昼,回风流雪暮云收。

十三跋语兰亭左,笔墨乍出右军右。


其二

用笔结字讼千古,长对禊帖得真如。

谁人能解舟行苦,一跋十三世虑无。


赵孟頫是王羲之的忠实粉丝,经历了唐的尚法——法太刻意,宋的尚意——意太自由,赵孟頫扛起了复古的大旗,这面旗的代表人物就是王羲之。他认为唐宋人那样的搞法,不是书法的本来面目。第七跋中说“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可见他的审美定位在“俊逸秀气”。

世间万物,总是在一步一步的进化,一代比一代先进。人类茹毛饮血到食不厌精,树叶蔽体到华裳增光,相信没有谁想倒退。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但是这个规律到了书法身上,就不灵了。书法这门艺术很奇怪,好像是越古老的东西越厉害。事实似乎也是如此。我们学习书法,总是以魏晋为最高准则,高傲得不得了的米颠,也说“草书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明王铎也说,“书不入晋,终成野道”。米颠成了宋四家之一,现在的人写行草书爱他爱得要命;王铎也大放异彩,甚至被推崇到“后王胜先王”,说他超越了王羲之。启功也赞他说“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似乎,书宗晋人,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而这个法门,就是由赵孟頫提出。而他,最终也名列“楷书四大家”的席位。

话说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到唐朝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幸好唐太宗叫书法家们摹写了一些,宋朝的皇帝叫人刻的《淳化阁帖》里收录了不少王羲之的作品,赵孟頫和今天的我们才能隔靴搔痒地瞻仰瞻仰书圣作品的风采。

也许我们比赵还要幸运,因为他很可能连“冯摹兰亭”都没见过,这可是被认为最接近真迹的一款《兰亭》。

因为他跋的是“定武兰亭”。就是在定武发现的石刻《兰亭》的拓本。他是在浙江湖州去北京的船上借阅到的。以前的人没有微信,不能刷朋友圈,船上无聊的日子,他天天拿出来看,高兴得不得了。他还想起以前有一个和尚有拓本,不肯借给他,“从其借观不可”,和借给他看的这个和尚比,同是和尚,“贤不肖何如也。”有感想,就写几句话,有的记录因缘,有的记录感想,有的记录领悟。

他很高兴,第一跋中就说,“五字未损”,“其本尤难得”。我们今天看影印的,不但有定武本,还有褚遂良临本,虞世南临本,还有最逼真的冯承素摹本,一字未缺。网络上还有图片,可放大可缩小,赵若看见,说不定要抱着看很久,一口气留言一百三十条。

赵基本实现了他的书学理想,他的书风当得起“俊秀”二字。从他的作品来看,一方面继承了王羲之的衣钵,另一方面又因为不做作的书写性,让人有超越王羲之的错觉。所以我说“笔墨乍出右军右”。

赵的控制感很强,不出差错,正如第六跋中赞王羲之的话,“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但也正是这一点“无不如志”,少了一点意外之笔,少了一点惊喜。

但是这又有什么呢?“余北行三十二日,秋冬之间而多南风,船窗晴暖,时对兰亭,信可乐也。”能得到这份船上一个多月都爱不释手的快乐,足以羡煞旁人。


附《赵孟頫兰亭十三跋》

第一跋

兰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然极难辨。又有未损五字者,五字未损,其本尤难得。此盖已损者,独孤长老送余北行,携以自随。至南浔北,出以见示。因从独孤乞得,携入都。他日来归,与独孤结一重翰墨缘也。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于舟中。独孤名淳朋,天台人。

第二跋

兰亭帖当宋未度南时,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而真赝始难别矣。王顺伯,尤延之诸公,其精识之尤者。於墨色、纸色、肥瘦秾纤之间,分毫不爽。故朱晦翁跋兰亭谓:“不独议礼如聚讼”,盖笑之也。然传刻既多,实亦未易定其甲乙。此卷乃致佳本,五字镵损,肥瘦得中。与王子庆⑤所藏赵子固本无异,石本中至宝也。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舟次宝应重题。子昂。

第三跋

兰亭诚不可忽。世间墨本日亡日少,而识真者盖难。其人既识而藏之,可不宝诸。十八日清河舟中。

第四跋

河声如吼,终日屏息。非得此卷时时展玩,何以解日。盖日数十舒卷。所得为不少矣。廿二日邳州北题。

第五跋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顷闻吴中北禅主,僧(名正吾,号东屏)有定武兰亭,是其师晦岩照法师③所藏。从其借观不可。一旦得此,喜不自胜。独孤之与东屏,贤不肖④何如也。廿三日将过吕梁泊舟题。

第六跋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昨晚宿沛县。廿六日早饭罢题。

第七跋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廿八日济州南待闸题。

第八跋

廿九日至济州,遇周景远新除行台监察御史,自都下来,酌酒于驿亭。人以纸素求书于景远者甚众,而乞余书者坌集,殊不可当。急登舟解缆,乃得休。是晚,至济州北三十里,重展此卷,因题。

第九跋

东坡诗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学兰亭者亦然。黄太史亦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此意非学书者不知也。十月一日。

第十跋

大凡石刻虽一石,而墨本辄不同,盖纸有厚薄、麁细、燥湿,墨有浓淡,用墨有轻重,而刻之肥瘦明暗随之,故兰亭难辨。然真知书法者,一见便当了然,正不在肥瘦明暗之间也。十月二日过安山北寿张书。

第十一跋

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三日泊舟虎陂,待放闸书。

第十二跋

余北行三十二日,秋冬之间而多南风,船窗晴暖,时对兰亭,信可乐也。七日书。

第十三跋

兰亭与丙舍帖绝相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