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去开了家长会,到单位分享了一下,大家一讨论,竟然让我小小的焦虑了一下。
同事的女儿上高一,虽然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家长会的话题还是围绕着高考进行的。一般开家长会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是在期中考试结束之后,各科的老师们总结开学以来的学习情况,分析孩子们期中考试的成绩,安排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虽然大家都不在一个区,甚至不在同一个年级,但是我们这次几个初高中的孩子考试结果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基本上都是数学、物理成绩低,语文、英文相对稳定,小科看平时努力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是这样解释的,这也是以后的大势所趋,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理科的题目都会保持住难度,目的就是为了分流,例如数学最后的三道大题,一般就是拔高题,任何一个孩子做不出来都是很正常的,没有一定的智商和大量做题为基础,是做不出来的,即使平时偶尔做出了一道两道,最终的中考高考也不一定能做出来,因为这几道题就是为了优中选优,把智商和努力双在线的孩子选出来。
我正好对号入座了,我女儿一直以来就是这种情况,简单的题目从不出错,选择题和填空题最后一道,大题最后两道的最后两问几乎没做出来过,所以她的成绩一直就稳定在89分到91分之间,这次期中考试的题量突然增大、难度也增加了,最后三道题都没做出来,最终只得了79分,没有马虎、没有失误,也没有该拿到的分没拿到的,这套卷子她就是这个水平,当然不光是她,大部分孩子也都一样。
所以最终高中的班主任老师给大家总结出来一个成绩的分段,北京市排名在一万五以上孩子大概能考到985或者211的学校,往后再排就是普通本科,现在想要进去这前一万五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接着就计算了一下每个科目的成绩,最先就是数学,就算所有基础题全部答对,成绩也就在110分,因为选择题最后一题,填空题最后一题和最后三道大题都是拔高题,能拿几分算几分,即使你付出了十分的努力,一分拿不到也正常,以前即使普通智商的孩子,如果使用题海战术,数学拿到满分也是有可能的。然后是语文,因为有阅读理解、主观题和作文,扣掉20分是正常的,120分不算低了,英语也有听力复述、阅读理解和作文,就算没有语文那么主观,120分也不低了,剩下的小科,如果选理科的物化,跟数学是一个思路,如果理科变得很难,选择文科的同学就会增加,文科的学校和专业又少,难度也会相应增加,总之最后算出来的大概分数就在580分。
我对女儿的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一直没有特别关注,因为她自己有自主性,每次考试都很稳定,如果题目简单,她就会考得非常好,因为她几乎不犯小错,如果题目难,大家也都难,她的排名会下降,但也不至于很低。我一直的感觉就是如果考题不是难到一定程度,以她现在的成绩,考上一个211的大学肯定没问题,再使把劲奔着985也不是大事,但是前提一定是考题不要难到一定程度,她就不会做难题,别说做难题,见到难题就已经开始怕了,所以现在中考高考拔高这个策略一出来,我就有些小焦虑了。
当然我也曾想办法想要提高她做难题的水平,今年开学以来就报了数学辅导班,这不是效果已经见到了吗?数学成绩从91分降到了79分,咱也不能说补课没效果,毕竟题目难度增加太多,如果不补课可能79分都没有。有人可能又要提出来补课无用论了,也不能这么说,去年期末考试女儿政治开卷考试只得了69分,根本不会答题,今年给她报了班,期中考试的成绩就提高到了90分,很明显会答了。所以很多时候个人努力有用,有时候改变不了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