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识数字和10以内的加减法,
玩游戏,学数学一(上)--0903
1儿童头脑中的已有数字、加减运算观念具有怎么的发展水平?
在这阶段,儿童认识0~~9十个阿拉伯数字,会用纯粹的数字符号表示数或式,也能根据情景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但对于算式中的数、运算的含义可能还不理解,他们的运算是“具体”的,需要具体的活动和实物参与。
这让我想起王老师在总册中说:我们总是先知道怎么做,然后才有可能去反思“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大部分儿童在入读一年级前就会计算十以内的加减法了,但他并不清楚加法算理和运算律。
2与儿童已有的数字、加减运算观念对应的日常概念具有怎样的特征?
这阶段的日常概念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通过“手指点数”准确计算出“基数”,但无法摆脱视觉误差的影响。
②在适宜情境下,能够“准确地”使用序数和基数观念。
③较熟练操作数目较小的、性质相近的加减法运算。
3儿童已有的数字、加减运算观念可能与哪些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
①计数水平从“机械计数”过渡到“理解性计数”,但仍无法摆脱视知觉的束缚,依赖动作性操作。
②类观念和序观念处于初步协调的状态。
③受元素的物理性质的影响,不能上升到纯粹形式化的运算。
④会好奇:数字是谁发明创造的?有什么用?
4如何解决这些可能得认知冲突?
通过神话故事、图形编织、节奏游戏、队形变换游戏、在数字线上跳格子游戏、拆数游戏、数字树、制作数字圆盘等一系列游戏活动,对数字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逐步建立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例如,在认识阿拉伯数字时,让每个数字都有生命,而不只是会读、会写生硬地教学,让每个数字都有生命,从甲骨文了解每个数字的来历,观察每个阿拉伯数字像什么,每个阿拉伯数字的特点,1、4、7这几个只有直线,0、3、6、8这几个只有曲线,2、5、9这几个既有曲线又有直线,写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5认知冲突解决以后,儿童的日常生活与未来学习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数字”不再是某个物体被“强加”的名字,而是用来描述物体的量的多少,以及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加法与减法运算也不再是某种需要机械记忆的结论,而是可以通过具体操作、生活情景中运用的计算工具。
这些都给老师们警醒:不能通过强行灌输数学知识的方法教会儿童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