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这本书,我已经不是第一次阅读了。第一次阅读,还是在工作最焦头烂额的时候。那时候,生活一团乱麻,工作上也是得过且过,最难受的是,心中有一大堆想法,可是光是思考和整理这些想法就耗尽了所有心神。刚读这本书的时候,确实心中激起了无数波澜,也一再提醒自己,按照书中的想法,尽快开始实施吧。可是放下书,要不了几天,就又遗忘了其中所有知识。这似乎是读书的一大通病:阅读的时候雄心万丈,放下书什么也没改变。
时隔几个月,我的生活仍然什么也没有改变,想起这本书,我又重新打开阅读器 。这次,我一边阅读一边构造思维导图,尽可能地写下书中所有的知识点,并形成结构性知识。做完思维导图后,我把它放在了桌面上,保证每次打开电脑的时候都能看到笔记所写的结构化知识,回忆起做笔记时的状态,以确保自己不会半途而废。
以下是我所总结的思维导图,重要的准则1和准则2:
准则1 工作要深入
深度工作需要意志力,来抵抗浮浅工作的诱惑。但意志力会疲劳,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消耗你的意志力。因此,我们需要在工作生活中加入管理和固定程序,使进入专注状态所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准则2 拥抱无聊
深度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专注。但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需要训练。最重要的是,增加专注度的同时需要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说的就是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准则3 远离社交媒体
远离社交媒体,并非让你戒网,而是谨慎选择所使用的APP或者其他网络工具。遵循极简原则和80/20法则,让网络作为生活的辅助工具而非填充任何无聊时光的消遣工具。毕竟,在等车,坐地铁或者工具等的任何间隙时光都拿起手机,从一个链接跳转到另一个链接,不断追求更多的刺激,对于专注力和意志力的提高都有害无益。
不要做网络的奴隶,受其控制,而是要做主人,控制自己的生活。
准则4 摒弃浮浅
这里并非让你完全抛却浮浅工作的内容,毕竟,浮浅工作必不可少。这里的主要目的在于,由于浮浅工作相对价值不大,因此在保证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尽量压缩浮浅工作的时长。比如,不要时刻浏览邮件,或者一有问题就上网搜索,而是规定每个半小时查看下邮件,或者在出现问题时首先思考解决方法。
这本书的精华远不止前述内容。比如,书中还建议,在多任务并行时,尽量不要随意切换任务。因为切换任务时,注意力通常不会立刻转移到新任务中,形成的注意力残留,会阻碍新任务的顺利进行。要及时反馈,不断调整,以保证深度工作的产出。
此外,正如文章开头所表明的那样,保证输出。
只有将所获得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说出或者写出来,它才真正纳入到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