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阳明先生五十七岁那一年的时候,王阳明先生已经病入膏肓。但是即使在王阳明先生的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朝廷还是让王阳明先生去平定思和田这两个地方的叛乱。那么对于这时年事已高且身体的情况越来越差的王阳明来讲,他又有怎样的选择?
王阳明先生可以选择上书推辞也可以选择带兵征讨。那么对于王阳明先生来讲,他会如何选择呢?王阳明先生会选择带兵去征讨这两个地方。为什么呢?因为王阳明先生此时已经看透了生死,而他一心系得都是国家,人民。就把自己放在了后面,而把国家和人民放在了第一位。
王阳明先生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出兵征讨了。并且平定了思和田这两个地方的叛乱,而且还顺便平定了另一个地方的叛乱。王阳明先生并未使用一兵一卒就平定了这些个叛乱。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就是王阳明先生之前平定叛乱的过程中,让王阳明先生受到百姓的爱戴,德高望重。其二就是这一次造反的都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对于他们自己来讲也是不希望造反的,也是想要安定生活的,他们之所以造反,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正常生活了。所以一听说王阳明先生要来,就立马投降了。后来还有个成语专门来形容王阳明先生叫“神武不杀”是极高的评价了。
在那一年的10月份,王阳明先生上书朝廷,他这次上书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前,王阳明先生每次上书都是因为亲情,或者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做官,为国做事了。而这次却是因为他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再支持他去继续为国效力。但是皇帝并没有理会王阳明先生的上书。为什么呢?因为朝廷还需要继续让王阳明先生去平定各个地方的叛乱,当时的明朝属于一个非常混乱的状态。
当时王阳明先生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因为我们现在医学的话来说,已经算是肺癌晚期了,他在后来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已经无法正常走了。
在那一年的11月份,王阳明先生去世了。王阳明先生最后留下了一句话,就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的心是光明的,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我也不知道,从小就有一个想要成为圣贤的志向,而他在去世的时候也已经成为了一位圣贤。他悟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道理,并且也为此付出了行动,将这些道理真正的实践了出来。此时此刻的王阳明先生,无论是从思想还是从行为上来讲,都已经是一个圣人的大状态了。王阳明先生才将出家,已经渐渐走向了他的大道,等又回归了正轨,上王阳明先生用自己的学说颠覆了朱熹的格物之学,他当时朱熹的格物致学是非常盛行的,一统江湖多年,改变这样的学说是很困难的,但是王阳明先生做到了。王阳明先生也达到了儒家的终极目标,那就是,成人,成物,成就一个美好世界,而对于内又要修身,又要成己。王阳明先生不仅仅内修,还将自己内修道的人心向外推,立下了军功。还将那一个小小的县,治里的津津有条,教化人民。王阳明先生最后达到了自己的圣贤之志。他的一生又还有什么遗憾的呢?当然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