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23日,我县举行了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活动,分低段和高段两个学段进行,共有1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比赛采用同题异构的形式,课题于比赛前一周公布,规定每节课时长为40分钟。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我全程参与了活动,感慨颇多。
印象与亮点
1.关注音乐本体。本次比赛让我很振奋,老师们的课堂都能做到以音乐为本,关注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结构等。大部分老师都运用了柯达伊教学法中的字母谱、节奏谱、手势等方法。应该说,比我以前印象中的县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2.注重教材深度挖掘。高段组执教的课题是《银色的桦树林》,有两位老师注意到了这首歌曲的调式,并引导学生体会其风格特点,甚至有老师把本首作品与其他同题材的大调作品进行对比,体会调性变化给作品带来的风格变化。虽然,《银色的桦树林》最有特色的风格特点并不体现在调性上,但这种对教材深度挖掘的意识还是值得肯定的。
3.增加教学设计评比环节。为了进一步提升音乐老师们撰写教案的能力,本次比赛,我特地增加了教学设计评比的环节。教学设计文本占比20%,课堂教学占比80%。
4.关注多声部教学。多声部教学历来是歌唱教学中的难点和焦点,本次比赛的两首音乐作品都是合唱作品。主要就是要考量老师们多声部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究竟怎样才能讲清楚,唱准确。从比赛情况来看,老师们确实动了很多脑筋,出现了很多值得点赞的好方法,比如:声部色块提示法,教师指挥提示法,有目的地分声部聆听伴奏音乐等。
问题与建议
1.教案撰写能力有待提升。说实话,在上交的14份教案中,没有一份教案是打眼一看挑不出毛病的,只不过是问题大还是问题小,问题多还是问题少的区别,虽然有心理预期质量不会很高,但这样的现状还是让我瞠目结舌。
无论是糟糕的排版、句逗,还是错字、别字,抑或是序号的使用不规范等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门,有老师的教案甚至可以用“原生态”来形容。看来,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老师们的文本撰写能力必须引起重视。
2.唱法指导普遍不足。老师们注重了对教材的挖掘,却忽视了对学生唱法的指导,部分学生还存在着白嗓、喊唱的现象,值得引起关注。
3.教学规范性要重视。比如教师在课堂中的范唱、伴奏、起音、起拍等都要力求规范,这样的要求好多老师也许都知道,但由于平时常态教学中没有养成习惯,到了公开课上,想改也改不过来了。所以,在平时的常态教学中,就要注重教学的规范性,才能真正做到“习惯成自然”。
4.“提前下课”现象背后的思考。这种现象在低段组赛课中出现得比较多,本次至少有一半的课提前下课,从1分钟到10分钟不等。这种现象背后其实隐含着很多问题:如对课堂容量和节奏的把握,对学情的预期和把握,教师的教学机智等等。
低年级教材歌曲相对简单易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学会歌曲的层面,那么显然,40分钟的时间简直太多了。我们只有对照课标,弄清楚本年级段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准,然后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去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去夯实学生的双基,这样的课堂才会更丰富,更灵动。
本次教学中,“一课一歌”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老师们往往是就教材教教材,视野太狭窄,往往不能够“瞻前顾后”地去把握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无论是柯达伊教学法还是当下大力提倡的单元教学设计,都提倡“一课多歌”、“一歌多用”,要充分发挥典型音乐材料的作用,要打通学生前后知识的练习和脉络。如此,我们的学习才能更有深度和效度。
5.对范唱、伴奏音响的合理使用。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播放原声,即使是让学生演唱时也喜欢播放原声。
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坏处:首先就是制造“学生都已经学会了”的假象。老师在执教公开课时,担心学生现场演唱的效果不好,于是就播放原声,让学生跟着原声唱,这样可以造成学生都会唱了,“看上去很美”的假想。
其次是混淆视听。因为有原声的干扰,教师无法准确地判断学生真实的演唱状况,也就无法做出相应的改进要求。
最后,不利于学生歌唱能力和听觉能力的培养。在播放原声时,学生一方面容易跟着录音喊唱,另一方面也难以听到自己的声音,非常不利于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
所以,基于上面三点,建议老师们大胆地播放伴奏音乐让学生们演唱,如此才能听到学生的歌声,才能发现其优点和不足,才能更好地做出改进和调整。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思考还在继续。上好一节公开课的确不易,公开课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一位老师的综合素养,甚至可以看出一位老师的教材观、教学观、教育观等。
愿我们以本次比赛为契机,总结优点,发现不足,不断地思考、实践、成长,以期将来能上出更加真实、精彩、生动的音乐课。
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