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总结一下书里涉及到的维克多 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和存在意义的内容。如同作者所说,这本书里面提到的不是学术上的理论,而是一种宽泛的介绍而已。
logotherapy 是意义疗法的学名。Logos在希腊文里面是指“意义“。意义疗法被称之为”维也纳第三心理疗法学派“。区别于弗洛伊德分析学强调的”快乐“原则,阿德勒心理学派的”追求优越“,意义疗法着眼于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对这种意义的追求。
意义疗法不同于心理分析,它把人看成一种存在:主要担忧的是要实现某种意义,而不仅仅是满足欲望与本能的需求,或者是调和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欲望的冲突亦或适应社会和环境。从这一点来看,难怪维克多会分别同弗洛伊德、阿德勒分道扬镳而自成一派。
存在之挫折
人对意义的追求也会遇到挫折。
“存在”有三种用途:1 存在本身; 2 存在的意义; 3 对个体存在之意义的追求,即对意义的追求(willing to meaning)。
“存在之挫折”会导致意源性神经官能症。这种症状的特征就是由于存在本身出了问题,或者追求意义的中途遭遇了挫折。例如作者在集中营里目睹的失去求生欲望的人,应该就是意源性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对于这种心理疾病的治疗,意义疗法将会是最适合的办法。
在纳粹集中营里面,那些知道自己的生命中有某项使命有待完成的人更容易活下来。作者本身由于自己即将出版的手稿被没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于活下来重新书写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是让人可以支撑下来的意义。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 必能生存”
----尼采
存在之虚无
存在之虚无的表现是厌倦。很典型的特征就是觉得生活没有内容,内心的空虚感凸显。因此抑郁、暴躁和药物依赖等等这样的现象开始越来越普遍。此外,还有带着各种面具的伪装:有的遭遇挫折的人对意义的追求会通过追求权利(或者金钱)得到替代性补偿;还有一些人对意义的追求会被追求享乐所替代,还有甚者对性的追求变成了一种补偿机制。
看着上面这些症状,觉得这个“厌倦”或者说”虚无“,简直无处不在。我似乎也会间歇性地替代性补偿自己,很多时候也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挺没意思的,算是内心的空虚和厌倦的一种吧。这是不是就是大家说的,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这可能跟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太过丰富的外部世界反而让人无法适从。除了虚无主义,还有犬儒主义(躺平的艺术)等等。
关于抑郁症,我看到很多科普的文章都偏向于指向为一种生理疾病,主要是需要吃药来控制。但作者这里说的抑郁症,主要还是心理疾病,应该是根源在于心理并出现了生理症状。不知道意义疗法能不能更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呢?
那该怎么找到生命的意义?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存在之本质
意义疗法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必须使ta决定自己为什么负责、对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这里作者的比喻:治疗师扮演的是眼科专家而不是画家。画家试图表达自己所见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而眼科医生试图让人们自己去观察世界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使其意识到生命潜在的所有意义。
这种担起责任实现生命的潜在意义,是在真实世界当中去实现而不是内心去发现。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者献身于所爱的人,ta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自我实现。但这绝不是指实现某种目标而已,事实上你越是想追求一个目标,越是容易失去它。
如同作者跟他的学生说的:“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副产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成功也同样:常常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不禁把这段话和创业成功联系起来。当我们说成功的企业有一个伟大之处就是它的愿景,也就是你做这件事的why. 如果仅仅是为了成功,赚钱,怕是走不长也走不久矣。这跟责任和意义也是相互关联的。
发现生命之意义的方式
1 通过创立某些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这个不难理解,和我上面联想到的成功一样。
2 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
就像作者在集中营里,对妻子深深的爱和怀念,以及无数个幸福的记忆给了他生存的希望一样,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
3 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境地,或者面对无可改变的厄运的时候,人们也能找到生存的意义。如同在作者在集中营的时候,能够见证人类潜能之极致,将个人的灾难转化成胜利,将个人的厄运转化成人类的成就。但是,遭受苦难不是寻求意义的必要方式,只有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时候。当痛苦可以避免的时候,有意义的事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
矛盾意向法
单独把这个概念拿出来写一写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棒且可以实际应用的方法。
它主要针对的是“预期焦虑”和“过度反应”的症状。比如说害怕脸红的人在面对众人的时候更容易脸红。害怕紧张出汗的人在紧张的时候更容易出汗,所谓的“恐惧本身是引起恐惧的事实之父”,这是前者;而另外一种是过度渴望使其做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此为后者。
矛盾意向法就是让换恐惧症的人关注ta所害怕的事情,这个过程是逆转患者心态的过程,直到以相反的愿望代替原来的害怕,由此激活基本的自我审视的能力。但这其实需要患者的幽默感和自我解嘲的能力。书中举了个例子,对失眠的恐惧和对入睡的过度关注反倒让失眠者更难入睡。要克服这一恐惧,索性就不要试图入睡,试着做相反的事情,尽可能干点别的,晚点上床。以不睡来代替它,这样很快就能入睡。事实上,我这么干过。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心理疗法,但是亲测有效。
人性的精神病学
作者认为精神病学一直试图将人的心理看作一种机制,这是在技术层面治疗精神疾病,而现在是该从人性化的角度来发展精神病学。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是人发明出来的,但是,心中默默祈祷着上帝而进入那些毒气室的也是人。
天使和魔鬼可以同时在一个人的身上,而选择做哪一个,是人的选择。
作者在后记中对“悲观的乐观主义者”进行了解释:
人类总是有能力 1 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 2 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3 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
所以,不强迫命令自己做一个乐观的人,在悲观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意义,做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大概是一个最切实际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