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侃录【21】
【原文】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译文]
大家在一起议论先生的诸位弟子时,谈到某人是在修养身心上用功,某人在知识见闻上用功。
先生说:“专在修养上用功,每天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专在知识见闻上用功,每天都会觉得自己懂得越来越多。每天发现不足的人,德行将会一天天提高。每天感到自己知识越来越多的人,其德行上的不足会一天天多起来。”
[解读]
王阳明是讲这个道理:圣人不知,所以能知;小人知之,所以不知。圣人因为觉得自己不知道,所以要追求;小人觉得自己都知道了,自满了,止步了,不去追求了,就永远不知道了。
王阳明这段话需要特别留意的是,他这里是拿“涵养”和“识见”做对比,容易给后人一种轻视“知识见闻”,只重视“涵养”的意思。但是如果大家用心阅读过了《传习录》前面的内容,理解了阳明先生对“涵养”两个字所下的确切定义,是不会有这样的误解的。
我们不妨复习一下王阳明相关论述,在《薛侃录》 最前边王阳明有这样一段话:
“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欲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译文:“后世之人不理解成为圣人的根本在于纯是天理,只想在知识才能上力求作圣人,认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会,我只需把圣人的许多知识才能一一学会就可以了。因此,他们不从天理上下功夫,白白耗费精力,从书本上钻研,从名物上考究,从形迹上摹仿。这样,知识越渊博而人欲越滋长,才能越高而天理越被遮蔽,正如同看见别人有万镒之精金,不肯在成色上锻炼自己,以求在成色上不逊于别人的精金,只妄想在分量上赶超别人的万镒,把锡、铅、铜、铁都夹杂进去,如此分量越是增加,成色却愈是低下,炼到最后,不再有金子了。”
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就知道王阳明关于 “涵养”与 “识见”所指的真正含义了。
今天晨读这段中最最吃紧的字眼其实是阳明先生说的那个“专”字,并不是说王阳明认为“知识见闻”就不重要,所谓的“涵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离不开知识见闻的,如果撇去了“知识见闻”,只是在那里空守着一个“心”,你又涵养个什么呢?这不就成了空锅煮饭了吗!肯定会把锅给煮糊的。无非是在“知识见闻”的同时,你要知道,涵养此心才是主脑,将心涵养好了,断断没有在知识见闻上会有所疏失的情况出现。那种担心只注重“涵养”会影响“知识见闻”上进步的想法,本身还是将“涵养”误解为了佛道两派那种弃世处静,独修此心的涵养。儒家的“涵养”一直都是和活生生的世间活动筋骨相连的,虽然儒家也讲求静坐息心的功夫,但是这种功夫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手段,而不是儒家“涵养”的全部内涵。
而一旦人“专”在知识见闻上用功,那就坏了,失却主脑,一味贪多,心的内养不足,真到了考验你心体的时刻,依然会倾倒。知识见闻再多,在信息时代,你贮存的内容还能多过电脑吗?所以,人真正的价值所在,就是完成其他事物所无法做到的事情,这种能力,才是人的核心价值,实现这种核心价值,除了在心体的涵养上下功夫,真没有第二个着手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