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中午专门找到我让我给她做心理疏导,因为她的大女儿。这位同事有两个女儿,老大今年上高一,老二刚上幼儿园小班。
上周有一天北京下雨了,天很黑,雨不大,我们居家,所以同事在家带老二玩,老大去上学了,到做饭的时间同事才发现外面下雨了,当时五点多,老大平时都是自己坐公交回家的,但是早上天气还行,伞肯定是没带。她赶紧给老大发信息,问放学了吗?怎么回家?老大马上回信息,没有伞,你过来接我。其实同事没办法过去,因为爸爸出差,家里只有她带着老二,如果去接老大,就必须带着老二,还要坐公交车,她想着让老大借一把伞就回来了,可是又不好意思这么说,想让老大自己提出来,可是这时候老大却语气更不善,说,我就不配让你过来接吗?她一听这,得了,接吧,于是给老二雨衣雨鞋武装起来,自己也穿起来,再把老大的雨伞带着,领着小的就去接大的了。
路上给老大打电话就没接,她怕走散了,就不停的打电话,最后老大终于接了,说自己已经坐上公车了,她差一点就上车了,那也行了,回到对面等着老大就行了,等了好久终于下车了,发现老大打着一把伞,这时候她就非常生气,觉得你都有伞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我就不等你了,回家做饭,等你到家就可以吃了,结果老大又没好气的说,你就不能接我吗?就不该接我吗?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她带着小不点老二完全跟不上。
这次差点把同事给气死,忍着没发脾气,但是心理难受得不行,她觉得老大也太不懂事了,这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这也太自私自利了,所以想让我给她疏导一下。
其实这个事情非常简单,我曾经写过一篇二胎,该怎么分配爱,说的是两个孩子的家庭,家长该怎样做才能不出大问题?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老大的情绪,因为老大的心理上是经历过一次非常大的变化的,从自己独享父母的爱,到与弟弟妹妹分享,而且另一个比自己小,被关注得还更多一些,这种心理落差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得比较大的时候会更明显,因为生老二的时候,老大已经很懂事了,如果只相隔一两年,老大还没多大就有了老二,可能还好一些,因为两人可以打闹着一起长大,前面我这个同事的两个孩子就属于年龄差很大,老大的情绪会有很大波动。
而老二生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老大,他会想着怎么去抢爸爸妈妈的爱,但是绝不会认为爸爸爸妈妈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我记得见过一个视频,老大八九岁的样子,老二两三岁的样子,一起向爸爸跑过来,爸爸为了逗小一点的孩子,就假装抱起了老大,没想到老二看见了不但没有大哭大闹,反而说,我们再跑一次,下一次就轮到我了。
所以家长应该更多的关注老大的情绪,更容易出现问题的也是老大。我问同事,你想让大女儿这时候有什么样的表现?她说至少懂事一些啊,明知道我带着老二出去接她不方便,自己就想办法回来呗,还三番五次的用冷嘲热讽的话来激怒我,又不是倾盆大雨没办法回来,巴拉巴拉一大堆。我说,那好,我告诉你如果你女儿那么懂事,她就是讨好型人格,你希望她是这种性格的孩子吗?同事又沉默了。
因为我曾经给大家讲过一次,孩子的性格主要有两个极端,一个是自私自利型,另一个就是极尽讨好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逃不过这两种性格,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不管是倾向于哪一种,大部分孩子都是非常正常的,只有走了极端才会出现问题,特别乖巧懂事的孩子大部分有讨好性的倾向,而那些难管的熊孩子大部分有些自私自利,那么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哪种倾向更多一些呢?答案居然是一边倒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讨好型人格,但是却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因为孩子乖巧是对于自己而言,而在外面,却又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主意、够闯荡、多为自己着想,这不是双标吗?人总是不能什么都如愿的,一般都是两头只能占一头。
回到开头的话题,凡事都怕有导火索,每个人心里都有善有恶,这很正常,只要一直没有导火索把恶激发出来,每个人都能正正常常一辈子,这也正如为什么会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一说,因为人在没有钱的时候,导火索就会变得特别多,吵架也就容易变成家常便饭。下雨天就是这个导火索,平时都没事,下雨了,别的同学都被家长接走了,而如果没有妹妹在,妈妈也肯定早就在学校门口了,老大其实并没有真心想让妈妈去接她,她也知道妈妈带妹妹不好出门,所以她会自己想办法回家,但是心中的委屈就是需要一个宣泄的渠道,她的冷嘲热讽其实就是对妈妈的一种宣泄,这跟事情本身已经没有关系了,只跟情绪有关。
我告诉同事,你一直站在妈妈的角度和应该怎么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想这件事情,你应该站在老大的角度和该怎样疏通情绪这个角度去想想,就会觉得情有可原了。如果孩子不是15岁而是25岁,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她已经足够成熟了,可是现在她的思想上还是个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她没有其他的宣泄渠道,只有宣泄给你,还是那句话,谁有承受能力谁妥协,你想想,你自己受了老大的气之后都干嘛了?你肯定找她爸爸去宣泄了,因为爸爸不在家才会让你这么为难,她立刻支愣起来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她马上就打电话把爸爸骂了个狗血淋头。
我说这个是肯定的,宣泄都是找最亲的人嘛,她爸爸自己会消化,因为确实是因为他不在家才导致这样的结果,如果爸爸还非要继续把自己绕进去,说我出差不在是为了什么什么的,那这件事就还需要下一个宣泄口或者通过吵架再宣泄回来给妈妈,但是男人一般心胸都在那里呢,他会承受下来。
现在有一种职业叫做心理咨询师,很多时候人们找心理咨询师是为了疏通自己的心理,但是事实上,有时候心理咨询师并没有给自己疏通清楚,甚至是和自己意见不同,心情也会得到疏导,因为无论怎样,情绪都宣泄出去了,这一点女人做的就比男人好很多,她们更善于宣泄。
但是宣泄的渠道却最好不是亲人,亲人会因为你的宣泄而同时产生情绪,因为他们也身在其中,如果宣泄给朋友或者陌生人,他们一般不会被你的情绪所带动,还能给你客观的评价,就例如,同事的老大可以把情绪说给同学听,同学不会像妈妈这样受伤,不管同学的反应是同意还是反对,都会对孩子有所缓解,而同事就可以宣泄给我,我随便说几句,她就释然了。
这里妈妈一定要做好一个心理建设,就是既然要了二胎,就要有两个孩子都会经常觉得不公平的准备,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家长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不公,不是孩子的思维是错的,而是事实就是如此,当然也不用自责,这也是孩子该承受的。
孩子和成人都一样,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要尽量去掌握一个“度”。记得刚放开二胎政策的时候,有个妈妈怀孕了告诉了正在上初一的老大,老大说你们要是敢生这个孩子,我就从楼上跳下去,没得商量,你们就看看我做不做得出来?夫妻俩被吓得赶紧打掉孩子,遇到这样极端的孩子,家长怎么办?对比来看,同事这个老大是不是已经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