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惩罚孩子,那怎么才能让他们按照我说的做?”相信不少人都会问。
让孩子承担“不当行为”的自然后果,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毫无疑问,孩子不当行为一定会引发某些后果,磨蹭着喝牛奶,就自然减少了室外玩耍的时间,不早点刷牙,读绘本的时间就少了,不早点睡觉,早上起床就很难受,东西打碎了,就没有了……
麦最开始不喜欢喝牛奶,但很担心她随我长不高,而每次喝牛奶都表现出了演员的天赋:几乎每次都要把牛奶打翻,而且看起来都是不小心打翻的,我以前也用不读绘本、不吃水果、不吃饼干等的惩罚措施,但是这样的惩罚无法和孩子“不当的行为”联系起来,没有把事情的因果关系配对,无法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双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更被视为两个家庭的掌中宝,难免会过度关注。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孩子一指,东西马上送到孩子面前,吃完饭,马上就有纸在旁边,甚至还会帮她擦,孩子一“错”,马上纠正,孩子一“对”,马上表扬……
我们都会发现从加辅食开始,孩子会不断的想挣脱我们的手,刚学会走就想跑,要求自己扣纽扣、穿鞋子、穿衣服、洗筷子、扫地……
“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如果我们替孩子做得太多,就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的照顾,或者他们“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
孩子好的行为是不是应该积极回应表扬呢?其实不然,因为孩子可能会依赖表扬,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便不好好做事了。“吃饭真乖”、“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真厉害”、“这么小就会洗碗扫地真了不起”……这些事情本来就应该她自己做,真不需要表扬。
受到父母关注,是孩子的重要需求。如果已习惯甚至依赖父母的回应,当孩子规矩做事得不到回应时,就会故意做一些“不当行为”,以获得关注。
前面也提到过“囚徒-监狱长”的教育模式:孩子不当的行为,我们对孩子进行批评或惩罚,对好的行为,我们进行表扬或奖励。这种模式下的孩子自立意识会比较弱,自己的行为依赖于父母是否肯定。
我们更多的尝试放开手,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
——观点来源于《不管教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