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老师在《奶蜜盐》序言中就写道:我们谈到的“蜜”,是指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把鼓励、赞赏这些甜蜜的情感支持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
此刻,想起福州某年中考的作文题——《爱,还要会爱》。作为父母,我们每天与孩子共处,其实“如何去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我们的生活中“虎妈”常见,但“猫爸”不常有,我们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却不懂得如何贡献“成长之蜜”,从而帮助孩子体察和探索出一个更好的世界。
父母对孩子的爱的本质是什么?实际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孩子的成长只能是自我成长,父母不能以控制者的角色去设计,而应该以欣赏者的态度去欣赏,用鼓励和肯定的方式,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去。
如果一个父母懂得爱的本质,他就会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要走的路,父母既无法代替,也无法去设计。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他的优势,走上对于他来说“正确的路”,而不是对于父母来说正确的路。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虽然继承了父母的基因,但我们依然不能强求孩子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模样。有些父母出于“心理补偿”与“心理接力”,把父母的爱、父母的期待、父母的愿望变成孩子一生的债。在我带的第二届学生里,杰是一个很热心集体事的孩子,但学业成就比较一般。还记得那年,4月省质检结束的第二天,他给我留了封信,然后悄悄出走了。他在信里这样写道:“老师,我爸爸要求我必须考上本一,不然他说他没法回到那个村子,因为他是要带着我回去光宗耀祖的。但是就目前的成绩来看,我真得做不到。”所幸的是,这个男生是个非常热心的人,所以只是去西湖溜达了一圈,散散心就回来了。但是,我可以看见“父母用爱,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自己的囚徒。”
父母要意识到,有时候孩子显得很“成人化”,并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在生活中,孩子这样的行为却经常得到成年人不恰当的鼓励:你看这孩子怎么这么懂事?怎么会说是我们大人才会说的话?这些错误的鼓励常常让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童真,其实每个生命都有都自有它的成长规律,一个人长得太快,也就意味着老得更快,他就更容易失去生命的弹性跟热情。其实,孩子非常懂事,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我非常赞成张老师的这个观点。还记得在朵小班的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分享了这样的故事:昨天放学的时候,班上一个非常乖的小女孩忘记和我说再见了。今天我在班上说了这个事,但我并没有点出她的名字。你们猜后面发生了什么?今天放学的时候,她特地走到我的面前,和我说再见。当时很多家长觉得这个孩子情商特别高,但我反倒觉得她太成熟了。我宁可朵儿多一些童真,不一定要长成这样“懂事”。
其实任何一种鼓励都会对人产生这样一种正面的效果,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鼓励不但会让他们感到快乐,还会成为他们愿意更加努力的一种推动力,父母给予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好。
那些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孩子能够充分享受自己的成长,并且产生一种“爱的优越感"。这个优越感不是在跟别人的比较中产生的,不涉及财富、地位、名声,而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生命力,他是从父母的爱里面产生出来的,是父母的欣赏、鼓励、保护、成全所激发出来的正能量,它根植于孩子心底,是能够惠及孩子一生的力量。
读到这两段的时候,我总是在想——我给朵儿的“鼓励”、“赞赏”,到底够了吗?有的时候,在朵儿拖拉磨蹭、不够专注的时候,我总是会唠叨她,而在她完成的时候,我却当做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做到了就应该得到鼓励,这样能够让她感到快乐,并且成为她更加努力的推动力。就像最近坚持的每日小记一样,虽然文字不是很多,但她在坚持,就是一件很棒的事!
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父母必须理解、接受并尊重这种“缓慢”,而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它,调整它。在孩子还没有发育成熟之前,我们怎么知道它最终会长成什么样?
我认同“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个观点,但我也有疑惑。我们理解、接受并尊重这种“缓慢”,但“缓慢”是不是也会有区别对待?比如张老师在书中提到:一个孩子吃饭很慢,一口饭要嚼好长时间才咽下去,父母要理解孩子是在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认识自己的身体,来体验身体的一些感觉。朵儿也是个吃饭慢的孩子,她的慢在于多话、不专心,我是应该接受她的“缓慢”,还是应该给她时间的约束,让她更专注地完成吃饭这件事呢?所以,我在想的是,这种对“慢”的理解、接受与尊重,是不是也有一定的条件性,并不是所有的都接受呢?再比如学业问题,我对朵儿的要求之前一直都是“只要她努力了,无论怎样的结果,我都能坦然接受”。但后来,我发现,她变得很能接受自己不太好的成绩,常常还会安慰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足。我并不是说这个不好,而是发现她对自己没有任何目标和要求了。于是,我调整了对她的态度——妈妈是有要求的,但只要你努力,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能坦然接受。我只是在反思是不是无论什么样的“缓慢”我们都接受?我们都不去改变和调整呢?
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有他很优秀的地方,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挖掘他的优势,在他自己擅长的方面越来越优秀;所有孩子身上也都有一些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缺点,父母要学会去接纳甚至保护。
某些方面,孩子与他人相比会有明显的不足。这个不足不是孩子足够努力就能改变的,让孩子正确面对这种竞争的方式是:挖掘自己的优势,多与过去的自己比较。
前两天看到一个中西教育观点的对比,其中有一条是,中国教育多是“补短式”,而西方教育多是“扬长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把特点放在对的地方就会变成优点。一方面,我应该更多地去鼓励朵儿发展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对于她的不足,我应该要少跟其他人比较,跟过去的她自己比较,去发现一种她已经成长了,她已经进步了的快乐。这一点上,朵儿做得比我还要好,无论如何她总会很积极地看待自己,鼓励自己。
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乐趣,学习互动规则,激发想象力。父母遵从孩子喜欢游戏的天性,可以寓教于乐,让孩子时时乐学。
这个寒假,我想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花更多时间陪伴朵儿玩游戏。找一些她兴趣的点,一起玩深入,来发现“深层次的惊喜”。当然,这样的游戏总是要花些心思收集和设计的,没办法,这不正是拼妈拼爹的时代吗?
“成长之蜜”,你贡献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