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前言
作者以科学理论为依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反对把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相反他主张每天花2个小时(并不固定)做最重要的事。
* 成为高效的人
这与市面上的时间管理不一样,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使用四项法则失败的原因吧。这里还提出了大部分人的渴望和要做到这2点的典型错误
* 高产神话
本杰明.富兰克林她不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工作上,相反他以享受人生的各种乐趣而举世闻名
* 效率陷阱
不堪重负时,一强迫自己专注手头工作,不休息;二是增加工作时间,甚至叫手下。目的是为了掌控自己的时间,不能再浪费时间,我们要更“有效率”
然而,我们的生理条件并不允许,它需要适当休息才能“跑”得更快。这里有一个科学知识-身体影响思维和情绪,甚至是对他人的看法和理解。以后我们应该多注意身体姿势
* 高效两小时
创造大脑高效工作的方法:
1. 意识到自己的抉择点
2. 掌握心理能量
3. 不要与分心做无谓纠缠
4. 利用身心联系
5. 让工作环境为我所用
* 掌握令你高效的诀窍
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充满信心,并以
对自己的了解为基础,开始思考何时开始、做什么。
2/7
策略一 在日常工作中,认清最重要的事
现状/困境: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处于自动模式,即我们的所思、所感、所为都是按照无意识的常规程序进行的
小强升职记(by邹鑫)里也提到了这一点,它把这种现象称为“时间黑洞”。这是习惯的力量(习惯存在的必要在于它们能节省大脑的能量),这让我想到了“万事开头难”,纠正了以前的错误思维:以为大神都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其实那是习惯的力量。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1.学会意识到每天的关键时刻-抉择点
我们经常会从一个任务跳到另一个任务,却不仔细想想下一步该做什么。我们只是条件反射似的做出反应,或者跟着直觉走,不管它们到底对不对,这就导致了无数时间和能量就这么白白地浪费了。
2.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在学术界有一种理论影响范围很广,它认为人类在很多方面都是“认知上的懒惰者”。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倾向于选择在思维层面阻力最小的那条路。
这是对我们所处困境的科学解释。然而在常规程序结束时,或者被什么人或事打断之后,自我意识就会浮现出来。作者认为此时就是抉择点。同时他也提到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能感到不适。
我们发现当神经性常规程序停止或被打断时,在这一刻我们会茫然而不知所措。但为什么会这样?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一组研究员认为:意识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我们的自动式神经常规活动遇到困难的时候做出决定-尤其是当不同的刺激性神经常规活动指导我们去做相互矛盾的动作的时候。
抉择点通常出现在这个矛盾的时刻,所以它们往往会令人不快,我们才选择尽快跳过它们。但这往往是让事情搞砸的地方。后面作者还提到抉择点有可能出现在刚开始工作,感觉(也许是一瞬间)突然有些不对劲,疑惑下一步该做什么的时候。
因为情绪会激励我们做与情绪相关的任务,所以我们应该在抉择点上花时间去思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选择那些或是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或是适合在接下来的时间段里完成的任务。
3.充分利用抉择点的三个诀窍
那么什么是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最值得投入时间的?这里作者反对某些时间管理专家的看法
他们说,我们需要深挖自己的灵魂才能知道哪些东西对自己而言最重要,最值得投入时间。而我相信,大体来说,知道哪些工作最重要并不难。
作者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忙着应对那些不断涌现的“紧急任务”(日常麻烦),因此很容易忘记什么事才是最重要的。
3个抉择点:
①.珍惜每一个抉择点
珍惜指意识到抉择点的出现,并尽力抓住它们;承认它们的存在,而不是忽视。
退一步,重新考虑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接下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如果我们与某个决定的心理距离太近,就会倾向于看重眼前最关注的东西
这里作者以儿科医生为例子,她一天排满了各种给病人的检查,偶尔某个病人取消了检查,那么她就多出来了20分钟,往常她会考虑处理必须尽快填完的保险文件,但结果往往是20分钟不能处理完,又不得不离开,无比沮丧地进行下一工作。后来她告诉自己:
我已经为这些事情预留了时间,与同事沟通对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与同事精诚合作让我拥有更好的工作状态,更令我乐在其中
结果她以更高质量地完成检查病人的工作。
这让我想起读书时代也是和以前的儿科医生一样处理,所以最后更多的时间学习,成绩却没有多大的提高。
②提前为抉择点做好相应计划
这是为平常工作不小心被打断而准备的。因为打断后再去计划怎么应对它们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提前计划让我们更大限度地利用时间。
科学小知识
提供了对任务的打断的不一样的看法-打断能够帮助我们从忘我状态中走出,让我们重新评估一下,自己是否需要换任务。
比如与家人共进晚餐,提前计划这个场景:如果当陪家人时突然灵光闪现,那么先花1-2分钟评估一下那个想法的重要性。重要的话,让家人给自己半个小时离开写这个思路,时间一到再陪伴家人
③不要随便开始一项新任务,除非已经有意识地决定了它确实值得做
首先,一旦你完成一项任务,不要去想接下来自己可以轻松地做些什么,而要把这一刻标记为抉择点。
然后使用方法①
还可以考虑自己目前的状态,现在有多疲惫,接下来有没有其他事情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心理能量去做,以及会在哪种环境下工作。
缺点:作者的标题安排不是很合理,很多内容在前面一节已经提过
优点:作者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例,使他的观点更加客观,更有说服力
3/7
策略二 管理你的心理能量
效率专家一直告诉我们,时间管理的最佳途径是首先专注于手头最重要的工作,因为之后没有时间处理它们了。
作者认为这个建议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大脑能量是驱动我们行为的燃料,而每个任务都会消耗大脑能量,有的甚至会使大脑疲惫不堪。
难怪以前每每做完数学题就整个人疲惫不堪,一直以为是自己缺乏运动。原来大家都一样……正如《把时间当作朋友》所说的“你并不孤单”。
那么,如何让正确的大脑能量在正确的时间产生?
1.明白什么让你心理疲惫
执行功能:大脑所拥有的各种控制和决定方向的功能。
这个部分指挥的是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动。
①做决定、做计划和必要时的短暂记忆
②抑制一些行为、感受或者想法(自我抑制)
解释了为什么早上能够抗拒甜点,中午难以拒绝,晚上直接是走走走。
《意志力》“必须有足够的意志力才能做出决定。因此这种消耗心理能量的状态会让人们想办法拖延或避免做出选择”
决策和自控存在联系。作者还提到即使做一些典型的、日常的、不重要的决定,也会让人在接下来的自控性任务中缺乏动力。再一次强调了
决定就要去解决哪些任务时考虑到自己的心理疲惫程度,确保自己能拥有一段真正高效的时间。
2.明白情绪决定我们的表现
当我们明白了待办事项中的任务会如何激发出各种不同的情绪,而这些情绪能够决定完成这项任务以及接下来的任务时的难易程度,我们就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见机行事了。
无论负面还是正面情绪,都有两面性,关键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键时,我们可以把情绪转化一下。文中提到橄榄球上半场,某个球员失利了,中间休息时,他无比沮丧。此时教练抓住了机会,让他把悲伤转化为愤怒,接下来的比赛愤怒使他全力投入自己的角色。
负面情绪:
①愤怒:促使人们做出接近导向的行为(那些会让我们接近某个人、物体或想法的行为),但是对于特定情况下有用。
如明知冒险正确却又不敢冒险时,愤怒使自己勇敢。
想吃巧克力,愤怒引导自己去寻找巧克力(即冲动)
②悲伤:做决定时会尽量少带偏见;让我们带上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免得我们轻易上当受骗;放缓节奏,深思熟虑,更具批判性。
如遇到推销时,想念以前的宠物狗
③焦虑:能让我们高度警觉、对任何突发状况做好准备的情绪。
面临一个即将到来的挑战性任务时,焦虑使自己表现更好
正面情绪
感觉良好:①产生新领悟、更具创造力
②在做决定时不那么苛刻、在需要时当机立断
不太重要的事情可以放开手,但面临考研择校时还是得慎重!
③让人们更乐意相互合作,因为产生了积极的预期
3.管理心理能量(1、2的实践)
①降低心理疲惫感
分辨哪些最易极大地消耗心理能量的事,那么在进行需要自己百分百投入的工作之前,一定要避免做这些事。
如何分辨最易耗大脑能量的事?
做完某项任务之后觉得很累,很可能就是它让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自控力
·计划或安排某个项目
·记住各种截止日期
②预料到一些任务会引发的情绪
我们能够了解到情绪的触发点。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但它一旦出现,我们就有很大把握猜到下面会出现什么情绪。这种情绪会伴随我们1、2个小时,消耗我们的心理能量。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查看今天的日程表来猜今天大概会出现什么样的情绪
③学会策略性无能
通过选择不去做某些任务,或者放弃一些事(只是因为职责所在或其他原因,事实上不是最需要完成的任务),来保证自己在最重要的时刻拥有良好的状态。
这如同打LOL,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摧毁对方的基地,所以有时会放弃自己的塔(虽然很肉疼)。
5/7
策略三 无须对抗分心也能更专注
大脑天生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
注意力是用来扫描和监测的,不断发现周边的变化,以此来适应环境。相反对不变的东西会习惯性地视而不见
尤其当人们被迫不想时,想这件事概率更高
所以
1.直接拿开让自己分心的事物(没必要存在和会让你分心的东西)
但完全离开手机,电脑之类的又不可能
①尽量降低噪音,尽可能地关掉各种设备(只要20分钟即可)
②冥想有助于大脑保持注意力
2.更多地了解注意力原理(走神的重要性)
即走神也有好处!
①它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②做出长远计划
但任由大脑有成效地走神和完全转移目标是两回事。
有成效地走神,一主动让自己走神,专注于某个问题一段时间后转移到另一个认知难度适中的任务(即不需要利用工作记忆,持续几分钟)
二是使用“觉察注意力”,即放任自己走神,静静旁观自己四散的思绪,不要指责它,然后温和地回到手上的事。不要关注每一个想法!
所以当我们走神时,给自己一个喘气的机会,不要一直责备自己
6/7
策略4 掌握饮食和运动的诀窍,让自己更高效
身体与精神状况紧密相关
运动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中等运动(20~30分钟的高强度热身或者30~40分钟中等强度的热身)能增强大脑自我控制功能,做事反应速度更快;提高注意力,避免干扰;降低焦虑,增强积极的情绪和感受
高强度的热身运动就是匀速跑步、大口喘气,心率升高,好好出一身汗之类的
中强度相当于快走或慢跑,可以出一点汗,呼吸比平时稍微加重,放松酸痛
饮食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1.碳水化物可以在15分钟内提升注意力,但1小时后一些执行功能水平显著下降。能提高短期记忆力
2.脂肪可以在3小时内使一些执行功能显著提高,但血糖水平以及调节血糖水平没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好
血糖水平和工作效率
提高认知表现和维持稳定的情绪,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极其重要
你一次应该吃多少
食物的数量也影响我们的能量和精神敏锐度
摄入时间分散、分量小一些的食物能够帮助人体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的血糖对思考能力有积极影响
痛快地喝
缺水会表现更加易怒、疲惫,也更难集中注意力
咖啡因能减缓认知能力降低速度和得||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但摄入量和分量因人而异,长期者慢慢喝,非长期的喝一点点,等起效后再喝点
咖啡加酸奶能让好情绪维持2.5小时
低剂量的咖啡因能够引发积极的情绪,甚至降低焦虑
有策略地进食、饮水
吃一半早饭或午饭,剩下一半留到2小时后吃
7/7
策略五 让工作环境为你服务
虽然白噪音有效提高效率,但最好还是安静的环境,然而工作环境并不允许我们如此。所以作者提出可以把一天最需要逻辑和专注的工作专门预定一个地方,但噪音能使我们更有创造力,可以把需要创造力的工作安排在闹区。
作者还提出应该把工作环境整理干净,因为太乱会使自己更分神,即看到某样东西想起某件事未做(除少数人以外)
最后作者也提出光线对专注力也有影响,偏蓝的光(即亮光)易帮助人们提高注意力,暗光有利于发挥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