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是没有信仰、没有希望,他是如何活着的呢?
有点好奇今年的读书打卡能坚持多久,此时此刻,还是盼着每日打卡时刻的来临,许多与死亡相关的经验和想法,重要的是各种情绪有机会在文字中一一梳理,就算过于幼稚和浅薄,也代表着见光了。我不喜欢夏日的烈阳,但又很迷恋在家中看着盛夏的阳光普照着大地,穿越玻璃窗的余温已足够温暖我,是的,在酷暑下,我依旧需要温暖。这和烛光又不用。有一段时间很迷恋烛火,自制很多蜡烛,夜深人静点燃数根,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享受着柔弱的自然温柔,其实也说不清在享受什么。想想,烛光陪伴着我不少年华,逢年过节,家中亲人生日,停电的夜晚,总也少不了它们,不过此刻我想起来都是父亲的葬礼上的煤油灯火,据说是为去世的人点亮去往该去的地方的路,还不能灭。小时候常常参加葬礼,听说这个典故之后,总是担心灯火会不会灭掉,总是看着它们影影绰绰,但都没有灭掉。这在小小的我看来,安了心。
父亲去世后又回来过,这是我的感觉,但不知道是否值得相信,人们总是怀疑自己的经验,我也一样。送走父亲之后的第一晚,就是觉得他在堂厅,一段时间都不太敢在夜晚出没于堂厅,与母亲说这件事,她说她还巴不得,自家的人怎会害怕呢?我就是害怕啊!在我产后极其虚弱和崩溃时,也感觉他来看过我,同样不知道是否真实。而且也很疑惑,他都不知道我的新家在哪呢!怎么找得到我。但是他来看我的感觉还是很大安慰了我。母亲带着妹妹去借灵媒寻找父亲,我当时坚决不信,这种事常常听说,但总是怀疑所谓的灵媒是因为神通广大,收集信息的一把好手,甚至寻找到一个我能接受的解释:一个人在世时,总是有很多气息和痕迹留下来,这些灵媒能够把这些气息收集起来,借此完成一炷香的对话。
其实我是在看肯说他的《量子问题》,是怎么拐到烛火上的呢?
肯表述得倒是浅显易懂,但是神秘体验到底是什么呢?想起“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的生命才是最为神奇的,但总是需要镜子才能看清自己——包含整体的个体。不过关于神秘体验,终究还是缺乏想象,能接受家族无意识的传承以及人类共有的一些显而易见的本性,已经觉得很超出预料了。
本来还想继续侃侃,结果又看到崔雅在肯的左肩上看到了死亡的阴影。她是那样的确定,我想暂时耽搁一天,明天再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