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44天,3996字,累计86790字
要写好一部小说,最重要的是情节设置。
好多人苦恼自己写的情节过于俗气,平平淡淡缺乏吸引力,难让人有特别震撼的感觉。这时就可以去研究一下影视剧和经典小说的情节。
作为一名作者,读经典作品时一定要注意文中是如何设置情节的,对一个相同的故事是如何去讲述的,讲述的方法有什么特点才被奉为经典的。
如果我们平时能带着一种研究的心理去进行阅读,在写作时这些研究所得就可以为你所用,你的作品就会越来越有独特的风格。
一、不仅要看经典小说,还要看影视剧。
影视剧全是由情节构成的,少有小说中的描写,这对于小说的情节设置而言,更具有研究的价值。
如果一个编剧去写小说肯定会秒杀小说家的,因为编剧最擅长的就是设置故事情节的冲突和高潮,也最擅长塑造人物性格,同样也很擅长构造场景。
我们的小说之所以不够有特点,就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欠缺了一些东西。
①冲突比较少,不会设置高潮。
②完全不会写场景,只会单纯的叙述故事,而这样的小说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因此要多看经典小说,要去分析研究小说中人物的特点,这样可帮助我们在塑造人物时更能抓住特点,尤其是在写虚构小说的时候,要凭空捏造出一个人物是不容易的,所以要去研究别人小说中的人物特点。
一部小说中的人物之所以能让我们记住,是因为他们身上有某些特性,这些特性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些人重合,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还能代表一类人。
例如要塑造一个父亲的形象,就要去研究父亲身上的共性。看小说时要多去关注别人小说中在描写到父亲的时候,是如何通过描写或者情节来塑造人物性格的,总结之后再去定自己的方向,看自己要塑造的父亲是什么样的。
父亲多是不擅长表达,只是默默地关心,这种关心孩子往往感受不到,因此父子之间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冲突。
如《都挺好》中的苏大强的形象塑造的特别好,代表了一部分父亲的形象。在中国家庭里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更多一些,父亲在婚姻里是不太起作用的,只是跟在后面说一两句。所以要想塑造好人物的性格,就要多去看什么样的作品才受大家的欢迎,这些作品是如何塑造人物性格的。
再如《父母爱情》,没有写什么狗血的情节,剧中的日子很平淡,但却很真实,冲突不很强,但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这部剧里男女主的性格特别的突出,两人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彼此变成了对方的样子。没有各种狗血事件,都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在描写人物对话和人物间的相处模式时,会让我们想到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相处的,虽然生活背景和职位不一样,但是剧中他们的样子完全是我们父母爱情的样子。
一个作者还应该去学习电影作品,因为电影的情节比较短,在90分钟到两个小时之内,要把一个故事讲得很清楚、很深刻是不容易的,因此这种情节的设置方法更值得学习。
例如电影《哪咤》剧情设置的非常好,在哪咤和敖丙身上可以看到人的善和恶,并不是外界赋与的,这个性格特点超明显,影片中有个大善大恶的观点,哪咤一个具有魔性的人做了保护百姓的事,敖丙却在承受整个龙族翻身期望等多重重压下走上了邪路,“水淹陈塘关”,最后一刻才被唤醒。
整个故事都在讲人性,讲人性的偏见,外界对你的声音造成你的改变。这个电影为什么会让人有所触动?因为它的一切主题隐含在情节之中并让我们能感知到。
因此写小说时要注意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必须通过情节传达出来,如果没有通过情节传达出来准确的叙述出来,让读者感受不到,这个作品就是失败的。
因此不仅要看小说,还要去看电视剧、看电影,这对作者设置情节来说影响是很大的。
二、我们可以在那些受欢迎的影视作品中学到些什么?
《觉醒年代》传递了爱国情怀,是作者向建党100周年的献礼,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要去看作者用什么样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让它更好看,不矫情,不狗血。
整部剧里人物很多,如何去塑造这么多性格不同的人物,就是这部影视剧里要学的东西,其中大多数是真实的,也有些艺术改编,这就告诉我们如何去写一个真实的故事,将这个真实的故事放在文学作品中,又该怎样去进行升华。
例如陈独秀和李大钊准备成立中国共产党,其实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编剧安排了李大钊和陈独秀途经一个村庄,村里的人们生活的太苦了,李大钊看了后站在那儿哭了,两人决定成立政权拯救这个世界,这样事件一下子就升华了。我们在写真实事件时该如何去写,这个作品就给了我们指导。
在写作的时候要将某些精神贯穿到作品之中。这个作品就是贯穿了一个精神:我想要做的事誓死都要做成,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使命和信仰,这是我们不应该丢弃的,即使现在这个时代也应该有这个信仰。
《大江大河》讲了三个年轻人的故事,他们分别代表了个体户、村里的集体户和国企职工,同时故事还贯穿了改革开放70周年的大背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个故事想要提高它的文学性,让它变成经典作品,就要去赋予它一个时代的意义。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国的发展,包括个体户、农民、工人,集体经济、国有企业都是怎样发展的,人们在那个时代是怎样生活的,在不断发展中有哪些变化。比如由开始时的自行车到拖拉机到摩托车到小轿车,这就是时代的发展。如果我们在写小说的时候能考虑到这些,并将这些定义到作品中去,作品就有了历史背景。而想要成为真正的作家就必须写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这个作品给我们的启示。
所以从影视作品中可以学到很多的,这些放在小说中是同样适用的。
《御赐小杵作》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情感是真实的,这也是创作小说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这个电视里,夫妻之间、男女关系没有乱七八糟的关系,现在国家要求的就是正能量的作品,这个作品就很符合主流要求,要去写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并非迎合时代,而是这样的作品是真正有价值的。男人女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很干净,即使有误会也会很快解开,何必误会那么久导致分手。兄弟之间朋友之间的感情都应该像剧中那样,而非现在说的尔虞我作。其实真正正能量的东西才能抵达读者的内心,触发读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小舍得》则是反映了现代的教育问题,而且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家庭。我们可以从时代的每一个点中去挖掘选题,任何作品只要创作出来能够反映出想反映的主题,就是有意义的。
三、剧本、小说、影视剧三者间的关系
想要写好一部小说,最核心的就是情节。如果刨去小说中的叙述和描写,剩下的内核其实就是一个剧本。
这个故事里的重要情节有多少就决定了你的故事的好或者不好,如果只有大量的描写,但是情节比较弱,那就称不上一个好故事。一个小说作者一定要去学着写剧本,如果不会写可以去刻意看一些剧本,也可以去看电视,看到剧中人物对话以及场景出来后发生的故事情节,就思考如这个情节要我去写的话该怎样去写,这也即去模拟写故事。
这三者之间是关系紧密,相互辅助的,我们不仅要看小说还要看剧本、看影视剧。
写小说的时候,不要太过于文艺,故事情节的内核要丰富,情节多一点,描写少一些。
四、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的缘由
以《活着》为例,这部小说太能触动人心,是所有社群中推荐率最高的。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自有悲剧的力量,一方面我们同情并对富贵的一生感到心痛,他确实能触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与之同频,最能触动我们的是那个时代的人活着太不容易了,作为文学作品,它可能描写的还有些隐晦,有可能还没有描写出当时生活到底有多艰难。这部作品不管对未来、对过去、对现在的人的冲击都是极大的,它启发读者,这世界上什么东西都不重要,只要能活着。那么多人那么难过地在活着,我们现在生活这么幸福,为什么不活着?这样对于人生可能就有了更多的思考。
另外《活着》从写法上来说也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我们平时进行描写时会有个误区,在描写一个人非常悲惨的时候会去写他怎样怎样的惨,他哭的多么多么伤心,而《活着》中很少见到这样的词语,余华在描写时语气都是很冷静很平稳的,却能把读者戳哭,这种写法值得借鉴,有时候表现得越平静越能让读者心疼,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积极向上的作品,对年轻人有一种激励作用,作品中充满了希望,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它为什么被读者喜爱?是因为它反映了少安、少平、润叶、晓霞等人为未来努力奋斗的过程,用尽全力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作品才能触动人心。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作品,学习怎样写好充满积极的、正能量的作品,同时还要学会描写人物在成长过程中性格的变化的特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一个知名作家在41岁时收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倾诉了女人从13岁起对这个作家的爱情,而这个作家却不认识她。女人活着时与作家有过几次邂逅,而这不过是作家无数风流韵事的一桩而已,他从来没记住过这个女人。女人为爱付出了一切,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她也不想得到什么,这就是她的爱,伟大心爱情,默默地爱,默默地死去,不求任何回报地去爱一个人。也有不少人也写过暗恋的题材,但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去写,而这正是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也是被观众喜欢的原因之在。
《流浪地球》也同样因为作品有代表性、有特色、有无敌的想象力而体现出了它的独特性。它主要胜在题材,写了不久的将来,太阳要毁灭,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开启了一个流浪地球的计划,将带着人类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作品涉及了多个方面的知识,肯定会掀起大的波澜。这也说明了要想写出优秀作品,独一性太重要了。
五、小说的情节设置怎样才能吸引读者
①人物一定要是成长型的,人物性格一定要突出。
②故事情节最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我们能创作出一个别人没写过的题材是最好的。我们可能没办法做到这点,但我们可以具有这种思想。那么就要去多思考,带着问题去向影视剧和电影学习,它们怎样设置情节的。
③故事的情节一定要大于描写。
这节课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故事的情节一定要大于描写。而我在写故事的时候常常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各种描写上,却忽视了对情节的设置,如情节的完整、冲突、高潮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