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第五章《写教育生活》
这一章内容较多,今天我先梳理五个问题
一、什么是“懂教育”?
怎样才算是“懂教育”?我好像不知道该怎样阐释,只觉得“懂教育”应该是指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比如,师生关系问题,生生关系问题,学生学习、行为及心理问题等。我理解的比较浅显。
本书说,“懂教育”指的是:能够运用一些概念、理论合理解释教育教学中学生偏离和远离目标的现象,能够通过一些行为模型、教育教学策略比较有效的把这些学生拉回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轨道;能够发现、解释那些发展比较良好的学生其背后的主导因素;能够收集足够多的案例,再进一步的做出分析、解释、总结与提炼,从而丰富教育的概念、理论,完善教育教育教学策略。
二、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有什么区别?
一线教师不缺实践和经验,但普遍缺乏解释教育现象的理论和有效的行动模型,至少是难以达到一定的专业高度和深度。教育专家则有脱离课堂和班级建设实践的嫌疑,其所掌握的教育理论、行动模型可能老化,已不适合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一线教师只要能够拉长“理论短板”,就可以更懂教育,就可以成为教育专家。
三、一线教师通往教育专家的桥 —— 记录教育生活
这里所说的写教育生活,是能跳出课堂,以人生、生活的高度观察课堂,思考教育,更多的是把视角调整到师生交往的事件上,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能力等教学元素。
当然,最开始写教育生活会觉得没啥可写,甚至是流水账式的记录,但多读书,坚持写,就会慢慢积累起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四、如何写好教育生活?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的生物教师孙明霞就是从一线教师成长为教育专家的典范,她认为,写教育生活的秘诀就是:
1.真实:教师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书写自己真实的教育生活,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情感。
2.坚持:流水账能够坚持“流”,天长日久就能汇流成河,成为好文章,也成为生命中的一个一个珍贵的记忆。
3.放下功利心:不为数字而写,不为发表而写,只是“随心所欲”的记下心中流淌出来的文字。
4.学习与思考:花里胡哨的文字,假如没有思想充盈的话,这是一件华美的外衣。
这样的解释真实、接地气,让刚刚起步写教育生活的老师也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这里面最难的其实就是“坚持”,能够做到长期坚持的老师,必定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能够放下一切功利心,有时甚至需要能够忍受孤独与寂寞,只为记录与学生相遇的那段故事,只为给自己的教育人生留下一段美好。
五、怎样才能经营出自己精彩的教育生活?
1.走出去,突破原有的生活世界,
这指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接受新鲜事物,开阔眼界。而读书,借助新媒体技术求学于名师名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这也是经营教育生活最关键的基础。毕竟,我们能够脱离现实教学生活去进修、重新坐到课堂上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甚至没有。但读书没有时间限制,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只要长期坚持,也必定能够拓宽视野,提高思想境界。另外,网络这么发达,有很多优质而免费的网络课程资源供我们挑选和使用,与读书结合,足以能够帮助自己跳出自身原有的生活世界,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2.与学生聊起来,增添生活活力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和学生需要加强沟通交流,让老师走进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让师生互动起来,让师生之间的“遇见”成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成为教师教育生活的鲜活素材。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与学生情感互动交流,教师只是在“教书”,仅仅是在传递知识,只有真正做到师生关系融洽,情感交融,才能实现“育人”目标。
3.加入学习团队和成长圈子
团队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交圈,有凝聚力以及共同的愿景,成员相互之间有吸引力。加入一个好的团队是在寻求一种成长的有效引领。
团队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好的团队做正事、有引领、有希望、有活力。在好的团队里,迷茫的人能找到方向,消极的人能看到希望,懈怠的人能不断被充电,找回久违的热情。大家一起赶路,朝着精神朝圣的方向。这不就在说我们的河南杏坛网研社吗?
我个人的成长就是在结识了网研社的朋友,加入了这个有人引领、有人督促、相互帮助、积极向上的团队。从加入的那天起,就让我欣喜,有种找到归属的感觉。我庆幸自己遇到了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