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阳明得罪了宦官刘瑾之后,被贬到了龙场之地。在这里悟出了王阳明心学的重点,心即理,并且,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并且将其进一步的深入化。可事实上,王阳明当时所处在的那个环境,是生活条件最差的地方。
龙场是一个非常落魄并且荒蛮的地方,在当时远离中心地区的贵州,西北万山的丛林中,那里生活环境极其的差,据传闻那里还经常会有妖魔鬼怪,以及各种罕见的野兽和有毒的虫子。除了那里的自然环境差以外,那里的居民一样无法沟通,由于在边界地带,在那里的原著人语言与王阳明不通,并且没有中原的礼仪,在那里唯一能与王阳明说话正常沟通的人都是一些马上就要去世的人,都中土亡命。这还不够,由于王阳明从来没有到过那里,于是在那里没有居所,他便只能用木头搭建房子去居住。只是王阳明最初所遭遇的问题,并不是外界的环境带给他的,对于他来说,荣辱得失都可以超脱,而是阳明自身有疑惑。他认为,他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在生死之事上还不能完全的想清楚。其实按原本的道理来说,王阳明在上书劝谏时,他做的义之当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是已经悟透了生死。也就是说他在做那件事情的时候是以圣贤梦为动力,他虽然考虑过他会死亡,但是他还是那么去做了,在这时他将生死度外。那他为什么还在生死上有疑惑呢?其实是因为在那时的他,还没有经历过生死,他还没有当他被惨遭廷仗四十差一点亡命时的感受。但是当他被贬低到龙场之后,他已经经历了生死之险,所以他才会觉得悟不透,而这之间其实是没有矛盾。
那么这时王阳明所悟的道具体是什么呢?在这时王阳明悟到的是心即理,他发现一直向心外的事物求理这个方法本身是错误的,真正的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于是人们如果想求到就必须反观自己的内心,这也就是他所说的心即理。而王阳明在这时悟到了道,与当时所兴盛的朱熹的儒家学派的那个道,有一定的异同之处,朱熹曾说过,“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存是向心里存道,也就是说朱熹所想并不完全只是向心外求理,对于朱熹来说,心内的理和外界的天道是分不开的,只是朱熹所倡导的是向心外求理,最后再回归内心。也就是说朱子是向事物中寻道,在寻到道之后再内修。而这也就是王阳明与朱熹不一样的地方,王阳明是向心内求理,对于他来说,道都在他心里,在心里求得道之后再向外推。而王阳明这样的一个道与先秦儒家孔孟之道是十分相似,都是先内修之后再外推,这是对于先秦儒学作为儒学的创始人。
那么王阳明为什么会在这时候悟出这么一个道理?这其实是与此前的所有经历有关系,王阳明在到龙场悟道之前是有着困这么一个阶段,他从他小时候出生之后就先立下了他的志向做圣贤,自那之后他就一直在寻找做圣贤的方法,用各种各样广博的方法去实验,后来在与娄一斋讨论的时候,他发现圣人之道必可学而至,于是他就开始钻研朱熹的学问, 用朱熹向心外求理的方式去格竹子,但是到最后不但没有格出他想要的成为圣贤的结果,还让自己得了场大病。这也就是他遭遇的较大的一个困,而在这之后,他也得到了一个经验,一个结论,开始质疑朱熹的学问与思想。后来宦官刘瑾专政,他上书劝谏,在这时他又有了困,他困于他。以圣贤梦为动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后惨遭生死之难,他在这时没有办法退一步做一个普通人,但是他又不知道进一步去做圣贤的方向在哪里,这也就是他的困。而也正是这一个个小困之后都积累了悟,最后在这一个大因之后也成就了他的大悟。得到了农场悟道悟出了心即理是一个结论。
后来,王阳朋开始论知行合一,席元山想让王阳明来讲课,但是他必须要检验一下王安明是否是真的有学问,才能放心的让他教那些贵州的学生。于是他问了王阳明一个问题,问朱熹的观点与陆九渊的观点,哪一个对哪一个错?那么他为什么会这么问呢?这是因为王阳明的学说与当时朱熹的主流学说观点不一样,在当时朱熹作为儒学的正统,席元山自然会更认同朱熹的观点与学问,在当时那个时代,陆九渊和王阳明的观点被称为心学,是向心内求理,而程朱的观点,是向心外求理。而心学与理学的创始者,朱熹与陆九渊两个人曾发生过一次重大的辩论叫做鹅湖之争,而那场辩论最终获胜的人是朱熹,朱熹的学问也就此统一几代儒家学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陆九渊和王阳明的观点完全是非常不一样,所以席无山在当时质疑的既是陆九渊的心学,也正是王阳明心即是理的观点,并且十分认同朱熹的观点,所以他才问王阳明,而王安明自然也知道徐元山在质疑什么,于是他就直接说明了他心急处理的观点,并且结合了先秦儒家也就是儒家创始者的孔孟编的四书五经作为论证,并且发现王阳明的思想与四书五经完全吻合,这就让王阳明的观点,瞬间在席元山的心目中有了很高的地位,因为他当时虽然朱熹的学问主导了儒家,但是先秦孔孟的儒学最终还是最重要,还是儒家之根,于是席原山就完全臣服与王阳明的学问,并且自己率领着贵阳的子弟们拜王阳明为师,并且也流传了下去。
那么王阳明心即理以及后来他所论证的知行合一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其实王阳明所论证的心即理包含了知和行,也就是在先秦儒家时,我们所说的“仁”,向内成已,向外是成人成事成就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向内是修身,向外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校内也正是知行合一中的知,向外是知行合一中的行,而在这个儒家图谱中,程济的内修和向外推的成人成事,成就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两者之间没有先后之分,它只有逻辑的先后,但是事实上,在真正去悟道的时候,他们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可以说是是相辅相成的同一回事,也就是说知和行是没有先后之分,在知道的同时就要去行动出来,这就是真正的知行的合一。而在这两者之中,如果只是知道这个道理,而不去做出任何的行动就与佛释知道无异,但如果只是外推,也就是说只去行动,那就成了莽夫,没有脑子什么都不知道,就去做事情。
于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知和行没有先后之分而同时进行,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要周游列国?为什么王阳明要讲课?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践行,是将儒家的道理知行合一,去外推。
而知行合一的思想在现在也同样适用,就比如在我们身边,当我们明明知道一件事,他这么做是错的,或是当我们知道了。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时候,我们并不去改正,这就是只有之没有知,没有行,就比如说现在。我们都知道我们学习并不是为了要考试,但事实上有一些时候我们学习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考试,当这个时候,我们就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而这也就是我们的当下与王阳明孔孟那些圣贤一个极大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