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的第一个学期临近期中,学校的书面作业确确实实变少了,可家长的焦虑丝毫不减。鸡娃派家长想方设法私下补课、超前学习,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没有了考试,看不到孩子实实在在的成绩,只会加倍焦虑。而更大一部分家长进入迷茫阶段,不知道怎样才能教好孩子,于是被动躺平。
我也曾经走过弯路,每一个家长都会踩的坑,我们一个也没落下。而在我渐渐接触教育领域后发现,鸡娃并不对每一个孩子都有效。比如我女儿,她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不会或疏于练习,而是没有学习的动力和耐心。学习于她而言只是老师和妈妈布置的任务,并且这个任务严重影响了她玩的时间。逼她并不会起到任何积极效果。
可时间不等人,在养育过程中,我们错过的每一个窗口期,都得在未来花加倍的时间和精力弥补回来。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是我们当中大多数人所信奉的强制力或痕迹深重的管教。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人到中年,我还义无反顾地离开熟悉的环境,投入新的项目。当我的工作本身就是专心研究如何能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时,信念感前所未有的坚定。
前段时间,我拉着公司教研团队的老师,给我定制了一套“发现秋天”PBL方案。秋末冬初,寒冬未至,秋叶将黄未红,是武汉最好的季节。起初只是想打发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带孩子玩点不一样而有意义的东西,没想到却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女儿久治不愈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不药而愈”,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学习都变得积极而主动了。
所以,这项神奇的活动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它背后的理论支撑又是什么。今天就来把这件事儿给你们掰开揉碎了讲透。最后,我在文末给大家留了一些活动涉及到的学习资料,可以免费领取,看完后想要实践的家长们不妨尝试一下。
这次“发现秋天”主题PBL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通过绘本阅读了解和认识秋天
和孩子一起搜集资料,制定计划(这一步非常重要,它是引导孩子自主探索的长期训练方法)
出门寻找秋天
手工创作记录秋天
关于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延伸拓展
对于PBL(项目式学习)的解释有很多种说法,但归根结底,它的核心在于“自主探索”。从查阅资料、制定探索计划,到总结、记录,再到最后的延伸拓展,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简单的引导和全情投入的陪伴,而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由孩子来自主推进。
过程中,孩子不仅到大自然感受了秋天的美好,还能收获完整的项目思维;训练动手能力的同时,逐渐养成了发现生活中细微现象的能力。当她发现问题,并想努力解决问题的时候,学习的自驱力自然就有了。
为了方便大家对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我整理了一幅思维导图。公众号后台回复“秋天”,可以获取完整的教案和资料。
用绘本感知秋天
在PBL正式进行前,我们会通过绘本阅读或观看纪录片的方式,让孩子对我们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初步认识。相比枯燥的说教或文字,将抽象的名词用视觉方式呈现,更能降低孩子的理解难度。
绘本阅读一直是我所推崇的,从女儿两岁起接触到现在,我们家收藏了一整面墙大约几百本绘本。在这整整一书柜的绘本中,有一些与自然教育主题相关的,比如“雨蛙爸爸”系列的《和雨蛙爸爸一起去采集昆虫》《雨蛙老师的趣味自然课》。
这套书的主角是一个形象非常可爱的雨蛙爸爸,相比那些冰冷硬核的科普知识,这本书用孩子的语言和视觉呈现将四季、昆虫和植物的特性讲了出来。书中涉及到的生僻字还非常贴心地标注了拼音。蒲蒲兰出品的绘本,品质一向可以保障。
再比如,DK的《DK小百科》,非常系统地讲解了树的种类、特性,可以帮助孩子框架性地了解自然领域的知识。
《风中的树叶》,描述了秋天树叶被风吹散离开枝头的场景,又是如何成为孩子画作的过程。
《一粒种子的旅行》,除了阅读,还设计了小游戏,帮助孩子认识不同树的种子。
在周末的晚上亲子共读,从绘本中感知秋天的季节变化,孩子会从中发现一些疑问,第二天我们将带着这些疑问去发现秋天。
陪孩子一起制定计划
► 制定计划
“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制定计划——体验——结论分析——成果展示”,我们通过不同主题,不断重复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这是引导孩子进行自主探索的有效训练方法。
关于“发现秋天”这个主题,教研老师给我拟定了任务清单,在与孩子交流后,我们共同制定了第二天活动的打卡任务。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设定一些难度更高的任务,比如:“探索秋天白天时间变短的原因”,“感受秋天早上温度的变化”等。
另外,我还整理了一些辅助孩子观察自然的工作表,在后台回复“秋天”即可获取。
► 如何解答孩子的“为什么”
对于普通家长,特别是文科生的我们来说,孩子的“为什么”我们并不能全部回答上来。这个时候我们不必给孩子营造一种妈妈无所不知的错觉,告诉孩子,妈妈也有不了解的领域,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或书籍来寻找答案。
比如,在“寻找秋天”这个主题中,我们需要了解植物的名称和特性。这里给大家推荐两款APP:“形色”和“花伴侣”。
打开APP,对准你想了解的植物拍照,APP可以自动识别。这是识别后的界面,它不仅会告诉我们植物的名称和特性,还会延伸拓展关于该植物的诗词鉴赏。
“形色”是与中国自然标本馆CFH、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上海辰山植物园合作的;“花伴侣”由中科院出品的,这两款APP在专业性上都值得信赖。
除了准备好植物识别APP,我还根据教研老师的推荐购买了两本工具书:《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和《野外观鸟手册》。
这两本书都不大,不算很厚重,比较方便携带;内容以科普为主,类似于专业领域的百科全书;每一种植物或鸟类都配有清晰的图片,方便辨认;书的目录设计非常赞,根据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做了索引。
当孩子在书中找到自己亲眼见过的植物时,会更加兴奋,加深记忆。
出门寻找秋天
踏青很多次,但这种主题式的探索,我们还是第一次。市面上有很多类似课程售卖,价格不一,老师会带着孩子探索自然,最后完成一幅作品。相比之下,家庭式PBL的优势在于时间和行动更自由,我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到小区里捡树叶、观察动物、体验秋天的温度。
松树的种子,抛起时会旋转下降。当风吹来,果实会被带到更远的地方,生根、发芽。▼
,时长00:10
夕阳下的红花酢浆草,美得不可方物▼
这个像小手掌一样的叶子,原来是枫叶的一种▼
陀螺果,果实、种子的形状像陀螺,种子可以像陀螺一样转起来▼
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秋天有哪些特点,引导孩子通过画或者写的方式记录下来。比如:在户外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秋天户外的小昆虫变少了,有的植物叶子变色了,有的植物叶子还是绿色的......
还可以讨论其他跟秋天相关的话题,如:关于秋天的古诗词有哪些,关于秋天的词汇“秋收”、“晒秋”的含义等。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任何一个相关话题的探索都可以连接更广阔的天地,拓展孩子的认知。
手工创作记录秋天
叶子拓印 —— 水彩
操作方法:在叶子上刷水粉或水彩颜料,然后将刷了颜料的一面按压在纸上,揭开叶子后出现拓印的图案。
材料:水粉、水彩、卡纸
其它:水果(橙子、橘子、柿子等,也可以在户外搜集一些野生的果实)
指导建议:
可以在同一片叶子上刷不同颜色,尽量模拟自然中落叶的颜色。
在给叶子刷颜色时,对于没有的颜色,引导孩子了解三原色,将不同的颜色混合制造出新的颜色。
拓印步骤:
叶子拓印——油画棒、彩铅
作品一:油画棒叶子拓印
操作方法:用彩铅或油画棒拓印树干或树叶脉络,拓印后引导孩子观察叶子的叶脉或树干纹路。
材料:油画棒、彩铅、卡纸、打印纸
指导建议:
拓印时先不告诉孩子在叶子背面涂颜料叶脉更明显,可以引导孩子注意观察不同叶子的叶脉及叶子正反面的区别,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拓印步骤:
树干拓印
指导建议:
引导孩子比较不同树干的特点,如通过触摸比较树干的纹路、看不同树干的颜色。
拓印步骤:
果实拓印
指导建议:
可以引导孩子观察果实结构特点,果实分为果皮、种子。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它们的颜色和气味,是培养孩子们观察能力的好机会。
操作方法:将果实用不同的方式切开或直接用果实拓印,用切面蘸水粉或水彩颜料后在卡纸拓印。
粘土创作
材料:卡纸、粘土、彩泥
其他:树枝、叶子
作品一:
操作方法:捡一枝有多个分叉的树枝当“树”,用粘土捏果实后固定在“树”上。
指导建议:引导孩子捏不同大小的果实,比较果实大小,然后把果实错落有致的放在树上。
操作步骤:
作品二:
操作方法:用自然物和粘土(彩泥)做手工,如用落叶和彩泥做一只蜗牛。
指导建议:做完不同的动物后,可以引导孩子给每个小动物取名字并进行故事创编。
操作步骤:
▲ 用树叶制作小蜗牛的壳
▲ 用彩泥捏一个小蜗牛的身体,再和树叶制作的“小房子”结合
作品三:秋天成熟的柿子
为什么两片一样的叶子
下落速度不一样?
用水彩进行完叶子拓印后,女儿忽然跑来问我:“妈妈,你看这两片叶子,你猜它们谁会先落地?”。这两片叶子隶属同一株几乎差不多大小的榉树,一片没有涂色,一片涂满了水彩。玩的过程中,女儿发现它们落地的速度并不相同。
体验比知识重要。在《儿童自然体验活动指南》一书中对建构主义的释义解答了困惑我很久的疑问。为什么孩子在空间想象能力上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为什么用益智积木总能比讲解本身更能让孩子理解透彻题意。
“儿童通过自身经验以及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体验发现事物对自身的意义来建构知识。他们从周围世界获得他们对外界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形成了他们不断增长的知识基础。他们所需要的不必是一种科学的解释。当成人给儿童提供一种正确、科学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却与儿童自身真实生活经验没有任何联系的时候,这种解释其实是抽象的,而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简单来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即可,并不必知道所有答案,而要和孩子一起提出问题,进一步澄清她的观察,为她的经验增加一些信息,最终帮助他完善结论。
所以,面对她的疑问,我并没有给她一个确切的答案,并与她约定好下周末我们一起来做一次小实验,探究两片叶子落地速度不同的原因。
除了物体下降速度的问题,我们还可以拓展出更多的话题,比如为什么落叶大多是正面朝下?这是由叶子的内部特殊结构造成的。
顺着话题继续拓展,我们通过新鲜落叶的切片,用得力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这是我们教研老师通过显微镜拍摄到的叶片结构。
叶片的叶肉组织中的栅栏组织与上表皮相连,叶肉组织中的海绵组织与下表皮相连。栅栏组织的叶肉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海绵组织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因此叶片正面比叶片背面密度更大,大部分落叶掉落到地面时正面朝下。
▲ 黑色小点状的是叶子的气孔
这次“发现秋天”的主题活动虽然到此结束了,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可以延伸出很多有趣又实用的话题。最后把这次活动的教案和资料分享给大家,你们或许会有与我不一样的体验。
公众号后台回复“秋天”,可以获取完整的教案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