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历经波折,好不容易才把这本书看完。写《生死疲劳》的书评本是6月份的作业,当月在老河口的图书馆没借阅到,改在微信读书上阅读,月底只看完前两部,书评一事不了了之。
8月初去劝学图书馆,随意找寻想看的书,没想到在书架上看到它,本着有始有终的态度,和对中国首位诺奖得主作品的敬意,当即借阅打算看完整本。
在读到一半的时候,想打退堂鼓,书中角色的语言多有粗鄙、不雅字句,对女性读者来说不太友好,虽然明白这样设计是为贴合角色,但心中不快很难消除。
抛开这一点,对作者只花四十三天写成此书多有佩服。听余华说,莫言听了评论家的批评后,才改口说构思了四十三年。四十三年的确夸张了些,但常年对生活场景的细致观察和经验积累肯定是有的。所以莫言先生看到六道轮回的壁画产生灵感后,才会下笔如有神。
作者用讲故事的大头儿、小说中的莫言和作者本人构成三位一体的叙事方式来写这本书,虽然是多视角写作,但没有混乱,作者轻松拿捏好分寸,值得称赞。
作者在序言里写到:
……这本书描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与情感,并塑造了一个具有个性的农民典型。
这位农民指的是书中的人民公社时期的单干户——蓝脸,他是有原型的,而且作者也提到其他人物也有原型。
以前在外婆口中听到过人民公社、大饥荒、涨洪水的只言片语,有个大概了解,而这书从一九五零年写起,把中国农村的改革变化通过一个六世轮回的故事呈现出来,给我感觉挺沉重的。
在我印象里有关农民话题的作品大多是沉重的,后来大火的《乡村爱情》是国富民安、生活彻底改善后才有的欢喜面貌,而以前的农民大多能用“苦”和“穷”两个字来概括。
我的祖辈、父辈都是农民,在他们口中听到的过去都是苦日子,苦日子熬过来了,他们说我们这一代比他们幸福多了,而我又说我的子女这一代比我们还幸福。忆苦思甜,代代相传。
以前为自己家是农业户口自卑过,小孩子虽然懂得不多,但已经感觉到城市户口的人有优越地位,不然许多家庭为什么想方设法把农业户口迁到城市户口上呢?
十几年前,我们村改为社区,而且我们那一片离县医院、县大院、小初中学校都很近,地理环境优越,村里的个别人和偏远一些的人都说我们是“街(方言gai一声)上人”,而我听到很别扭,连忙解释,我们也是个村儿,才改名没多久。
多年前羡慕的称谓,成了多年后诚惶诚恐不敢受的话,说到底还是自卑心理在作怪。而成年越久,经历一些事情和阅读一些书籍以后,渐渐对此坦然了,既因为对现有生活知足和感恩,也因为对身份地位的认知提升了。
六道轮回,从人到驴、牛、猪、狗、猴的历劫,再到重新投胎做人,西门闹带着六世的记忆经历种种,那些和他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群人也在经历着他们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那块保持单干的土地上最后埋葬了故事里的死去的所有主角。
莫言写道:
一切来自土地的,终将回归土地。
产自那块土地的粮食,没有吃完,最后倒在了单干户蓝脸的坟墓里。土地也孕育了人类,所以最后也要归于土地。
莫言简述故事内容的打油诗里最后一句是:
佛眼低垂处,生死皆疲劳。
后半句点题,作为本书书名。没看内容的时候,从“疲劳”二字猜测主旨是说生死轮回一场空,带着一种悲观的基调。
到底是在佛的眼里“生死是疲劳的”,还是人心这样认为呢?我不愿意自己人生到头的时候产生这种想法,我更希望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写,当我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值得的。
经典名著所传达的意义总是多面的,阅读的人可以做各种理解,我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目前的感悟,我也相信如果换个时间点再读,我又会产生新的感悟,因为常看常新。可是说句真心话,这本书没有让我产生重读第二遍的想法。因为男性视角的写作里对女性有过多不尊重,让我很不适,我不太能接受这种作品风格。
人性多面,解读的角度也是多面的,我很难做到足够客观,但尽量做到主观的部分足够真实。这也是我写多篇书评以后,最新的感受,因为这一次没有交作业的压力,写的比较随心,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