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建筑是我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民居建筑更是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民居作为传统建筑内容之一,分布广泛,数量庞大。因其不受官式建筑建制的影响与限制,可以按照建造者及当地民风民俗自由设计和施工。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合院」
四合院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大约诞生于西周时期,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四”意味着东西南北四面,“合”就是围在一起。四合院就是用四边房屋围起来的院落。四面房屋分别是正房、南房、东厢房和西厢房。它们形成一个“口”字,里面是中心庭院。
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所谓庭院深深。
「山西大院」
山西大院多为正偏结构,左右对称,中庭开阔,上高下低,尊卑有序,提倡中庸之道,讲说仁义道德。体现了中国固有的道德和礼俗。
在山西大院群落里,精心构思巧妙设计的雕梁画栋间蕴藏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审美情趣。
从门窗到牌坊的各种石雕,砖雕,木雕艺术作品,构思独特,寓意深远。承载了古老中国的传统习俗,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山西有三个出名的晋商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和祁县乔家大院。
「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
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槅扇、屏门等自由分隔。
江南民居类型众多,我们会单独记录一篇读书笔记。
「石库门」
早期的石库门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它脱胎于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大量吸收江南地区民居的式样,以石条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其门框用石条砌成,而沪语中将“用一种东西包套另一种东西”叫作“箍”,故称为“石箍门”,后谐音为“石库门”。
石库门里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
石库门有着江南传统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一般进门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后为客厅,之后又是一天井,后天井是灶台和后门,天井和客厅两侧是左右厢房,一楼灶台间上面为“亭子间”,再往上就是晒台。
在总体上采用的联排式布局却来源于欧洲,外墙细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门上的三角形或圆弧形门头装饰也多为西式图案。
「客家民居」
最早的客家人就是从魏晋时期由中原向南迁播,他们基本上都是以一个家族为整体,到了新的落脚地,自然就聚族而居,一直到现在都持续这种特征。
客家土楼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产生于11—13世纪(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至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历史大迁徙的流连辗转中,客家人还创造了客家围屋和客家排屋两大凝结客家精神文化的建筑,与客家土楼一起成为了客家民居的经典三样式。
「广东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当时由于水患和匪患的缘故,开平当地就已有民众开始修建碉楼。但直至鸦片战争之前,碉楼数量都还不多。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也是华侨文化的典型载体。它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中西合璧,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风格。
「云南一颗印」
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如果要追根溯源,一颗印建筑实际上是北方四合院在南方的形式。
由于南方的四合院受到人口密集、建筑面积有限,加上云南地形多山地,气候多雨的诸多客观条件限制,采用了小天井,住宅整个外观变得方方正正,如一块印章。由此,北方四合院在云南就变成一颗印,当地又称窨子屋。
在一颗印中,正房三间的底层中央一间多作客堂,为接待客人用,左右为主人卧室,耳房底层为厨房和猪、马牲畜栏圈,楼上正房中间为祭祀祖宗的祖堂或者是诵经供佛的佛堂,其余房间供住人和储存农作物等。
「西藏碉楼」
西藏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建筑,而在四五千年前还有了两层的楼房。西汉时,藏区先民就享受着像碉房这样的小楼。大约在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出现碉房的名称。
西藏碉楼一般建在山顶或河边,以毛石砌筑墙体,为了防御功能,房屋建成像碉堡的坚实块体。
相比汉族民居以院落组合出不同功能的房间,藏族碉房的建筑思想更接近现代楼房。一座碉房中分布着各种功能的房间,包括起居室、厨房、卧室、厕所、储物间、牲畜圈以及碉房中必备的经堂,从生产到生活,一应俱全。
「新疆阿以旺」
新疆阿以旺民居形成于距今2000多年的古代西域的于阗国境内(今新疆和田),伴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进一步加强了西域的文化中心地位。
阿以旺民居因阿以旺厅而得名, “阿以旺”是维吾尔语,意为明亮的处所。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布局灵活,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开天窗,有起居会客等多种功能,后室称冬室,做卧室,一般不开窗。
「蒙古包」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它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
距今两千余年前,自匈奴时代起蒙古包就已经出现,一直沿用至今。经过几千年,穹庐经过匈奴以后的多个民族传承、改造,不断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生活,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首先,牧民用石块垒起圆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绳穿成的墙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状,并搭上椽子片。而后在墙壁架和椽子片的外面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呈圆形尖顶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呈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不易堆积,网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生活。
「窑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传统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劳动人民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今天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
中国民居远远不止以上几种,不管是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还是黄土高原,草原毡包,无不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意趣。
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