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是一本主题和逻辑都很明确的实用性书籍。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强调非暴力沟通是“爱的语言和艺术”,沟通始于理解和爱,把握双方的需求,解决问题。
作者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小例子和心理咨询的案例,清晰明白地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四要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并解决如何利用这四个因素去倾听别人和爱自己。
读完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亲密关系的沟通上。本质上很爱对方的两个人,吹鼻子瞪眼时像仇人,控诉对方的种种不是、细数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对待以及在爱情和生活中做的牺牲和妥协。
有一部电影叫《婚姻的故事》,婚姻开始,女主便为男主妥协自己的工作,在之后的家庭生活中,女主、小孩、甚至女主的母亲都在某种程度上为男主妥协,而男主理所当然地享受家人为自己的牺牲。故事的转折在于女主为了自己的事业想搬离到另一个城市,却最终导致婚姻的失败,两人对峙法庭,用最恶毒的语言控诉对方。
读罢《非暴力沟通》,再联想到婚姻的故事,让我再次思考伴侣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某一方是另一方的附庸,还是彼此互为附庸,或者是完完全全的独立?对于我来说,最理想的方式莫过于在保持各自思想独立的同时仍然拥有彼此。爱是“亲密关系”的基础,但爱有时候又会变成我们“绑架”和“胁迫”对方的武器。
如何避免爱沦为武器?非暴力沟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工具“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我为你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你怎么这点小事都不听我的?”“我每天工作这么累了,为什么还要做家务?”这些控诉可能一次两次能解决问题,但也在不断消耗彼此的感情。所以,相爱的双方如果能在“非暴力沟通”工具的使用上达成共识,活到老,爱到老,说到老,听到老,生活一定美好无比。
但是,非暴力沟通的前提是沟通双方都基于爱,或者某一方愿意付出更多的爱。但如果脱离这样的前提 ,在强烈的冲突下,非暴力沟通就很难解决问题。2018年我在贵州调研时,有一位队友,在全队都在工作时自己跑去睡觉,有一些技术短板但却不屑于队友的帮助,在得到队友的帮助后将更多的工作分配给队友。对于这种情况,非暴力沟通中提出的四个要素似乎很难去解决问题。
所以我觉得,本书的核心以及其方法,更适用于对于自己爱的人或者值得我们去付出的人,而对于某些合作起来就消耗我们的人,我们很难能做到以己度人,毕竟爱如此稀缺。所以,也需要从《关键对话》、《沃顿大学谈判课》等书籍中寻求在商业谈判或者职场沟通中的建议。
除此之外,可能是翻译原因,即使本书的结构内容比较明确,但具体每个段落或者每个句子读起来总有不流畅的地方,所以即使明确了作者的意思 ,但就像走在一条铺满大大小小石子的路上,磕磕绊绊,影响了阅读的愉悦感。
总之,《非暴力沟通》是一本在沟通方面,尤其是亲密关系沟通中,很有启发的书,也是本能唤醒爱的书,但是它并不能解决沟通中的所有问题,所以阅读其他沟通类的书籍作为补充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