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国际非暴力沟通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本书是一本教人们如何与人和谐沟通的工具书,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目”之一。
非暴力沟通旨在帮助人们消除隔阂,化解冲突。
想想生活中的我们是如何沟通的,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把“我认为”、“我觉得”、“你总是”、“你从来”、“你永远”等等挂在嘴边,但你可知还有一种陈述叫表达事实?你可以对某件事高谈阔论,也可以对某个人指指点点,可你敢否认这里边没有夹杂你的道德评判吗?作者指出,暴力语言就来自人的道德评判。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这是一种以爱为出发点的沟通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沟通双方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以达到满足需求,互利共赢的目的。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技巧:
- 观察事实和表达事实
说白了就是对事不对人,以局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 体会和表达感受
首先要区分想法和感受,举个例子,有下面这样两句话:(1)“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这是一种评价,不是感受 (2)“作为吉他手,我感到很难过、失落” ——这个是在表达感受
那为何要表达感受?表达感受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沟通更顺畅。感受往往由心发出,是感性的,更容易唤起对方的同理心,不会制造冲突;而砍伐是从人的大脑思维发出的,是理性的。尤其是你给对方贴了标签以后,就会引起对方本能地抗拒和反驳,这就造成没必要的麻烦,甚至引起冲突,而且是无效沟通。
学会表达感受,需要建立自己的感受词汇表,比如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有兴奋、甜蜜、精力充沛、兴高采烈等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有:害怕、担心、焦虑、厌烦等等。 - 发现和体会需求
发现需求,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它是一种内在需要,如:被关心、被尊重、被认可等等,而不是需要一部车、需要很多钱等外在的需要。人的感受是由自己的需求造成的,并非对方行为造成。当我们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时,也会引起人们的暴力语言。
举个例子,人们常常以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因为对方造成的,比如说家长会无意识的利用孩子的内疚心理去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但事实上,父母的伤心,是自己对孩子的期待造成的和孩子考试成绩没有直接的关系。 - 提出明确的请求
一旦发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对方才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沟通的效果才会好。沟通时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越具体越好,要有可操作性。明确自己谈话的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千万不要为了一时发泄情绪,而偏离了自己的谈话目标。
如何应对他人的暴力语言
-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 聆听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不要把对方的话解读为批评和指责 - 引导对方说出明确需求,达成共识
以上是跟他人谈话的部分,接下来是和自己相处的部分,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 获取积极主动的力量
- 理解自己的动机和深层次的需求
要停止对自己的暴力语言,就要留意和自己对话的词汇。对自己少用“应该”、“不应该”、“不得不”这样的词汇,用“选择做”代替“应该”、“不得不”,比如对于某些无聊又不得不做的事,可以告诉自己,我选择做......这样的目的就在于深入理解自己行为的动机,思考自己的需求。
如果自己犯了错,也要去理解自己,宽恕自己,然后尽快调整自己,把注意力放在目标上,而不是一味的自责、自我惩罚,自责会让你禁锢在原地,不会让你成长,只有反思之后的行动,才有意义。
本书是在葫芦倾情推荐下阅读的,阅读之后我也加入推荐行列。这里总结的只是很浅很浅,诸位可以抽时间读读,一定不负众望。以上的总结就像是一堆配料,如何调味做出美味的食品就需要自己细细品读了。再补充点作者的资料,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曾经师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早在1963年,作者就创立了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有60年的实践经验,在全世各地帮助人们化解冲突、经营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于作者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有突出贡献,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祝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