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春雨的姿态,无声却润泽万物;这也是教育人的风标,无痕却影响深远。
“无痕”语文是从历史深处巡步走来的教育理想。在庄子、孔子、孟子时代,“不言之教”就是无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人去参悟,也算无痕;“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取舍智慧,也是无痕。在近代,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的,“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说白了就是倡导无痕教育。在西方教育思想中,“无痕”教育主张也算源远流长。柏拉图、亚力士多德倡导教育要协调心灵,形成性格力量,要利用让人觉察不到的方式自己观察,自己体会,让他们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他们的心底升出一道活流。这――就是“无痕”!
李凤老师,南通市初语教研员,教研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语文特级教师。在她的脸上,我看不到岁月留下的痕迹――在她三个小时的讲座分享中,我找到了答案:敬畏儿童、敬畏教育;爱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无痕语文,润泽生命。
她给家人无止境的宽容和亲情,她给同事谦恭的帮扶和指导,她给学生无微不至不图回报的爱。作为一个语文人,她给学生的是爱无巨细――绝不把学生拿下愿给她们拥抱;给男孩洗衣服和女孩陪睡;每次出行给孩子带礼物(带醋、带石榴,再吃出文化来);巧用角色优势来点化生命……从姐姐老师到妈妈老师,只有爱唯有爱的教育才是无痕的教育,才是永保青春的秘诀!她分享了许多她的教育随笔,如《吃醋的故事》《蜘蛛滋补液》等等,我们在文字里读到一颗永远的童心和爱,也读到了教育人永恒追求的无痕境界。
如果说,爱与敬畏是教育的初心本心;而敬畏职业敬畏语文,就是她走向更高远的基本功。
给自己压力――坚持写论文做课题,让写作成为教育之后的常态。她说,若稍微原谅一下自己,灵感就会稍纵即逝。她要求自己每上一节公开课,都要写3000字的教育论文。她在听一节《七颗钻石》的公开课,文本里讲到“小姑娘”给了“小狗”水喝时,老师问,如果是你,你们怎么对待这个小狗?孩子们的答案却偏离了所谓的“正能量”的“博爱之心”,有不理它,有白眼它,有踢它一脚的。就是这个课堂事故,李凤老师写了三篇文章《当学生残忍地对待这只小狗时,教师该做什么》《美丽打了折》《新课改,请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反观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应该也发生过许多“教育事故”,有多少次是“简单粗暴”“一笑而过”或者“视而不见”了,又有多少次认真的做了反思做了总结做了随笔论文来纪念它?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背影》。《背影》,我们教了许多年,那是公认的“父子情深”。可是在《背影》之后的背影里,李凤老师研读和琢磨了很多,查文献多思考,她读出的却是父子纠葛,读出的是颓唐是哀伤是生死相依。她从邹韬奋《我的母亲》一文中的“妹仔”一词查阅文献,读出了母爱更为博大无私的爱,因为她同样把爱给予了一个“随从的丫鬟”,她于是写下《“妹仔”带来的精彩》《读原文.悟争议》――这种对文本的敬畏,使她觉不做灌输的生拉硬扯的填鸭的教育。这才是一个语文人对语文对文字的最高敬仰!试问,我们在教语文的时候,有多少次想过跳出教参的桎梏镣铐,做出自己的却是尊重作者的解读。所谓教育,就是老师――文本――作者――学生的四维对话,我们往往少了哪一个环节呢?
她说,她让学生接力领背诗词,三年下来积累了上千篇经典诗文的背默;她说,她会揪住一个关键词,让学生去搜索积累拓展相关的文学文化;她说,语文就是生活,生活何处不语文。如果,还有语文老师,害怕读课外书“跑偏”语文,是多么滑稽的事?追根溯源,阅读,就是最好的无痕语文啊!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师者的人文情怀和教育智慧,就应该如这春雨,潜移默化,无痕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