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朋友圈,做美甲的小妹都可以看,我这个亲妈却看不了。”
——我想要的是星辰大海,你却只想让我穿秋裤
随着智能手机在父母中的普及,微信早已被他们玩的溜熟。微信红包、微信视频、微信同学群,每天聊的不亦乐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联系也早已从原来的电话变成了微信语音、微信视频,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朋友圈。
有多少人,自从加了父母的微信之后,朋友圈便从过去的放荡不羁变成了健康积极、阳光向上,从过去的伤春悲秋变成了天冷加衣、天热能喝水绝不吃冰,从过去的哭诉加班哭诉低工资哭诉没假期变成了我爱公司、我爱工作、我是高富帅(白富美)。
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认为,在现代社会,第一空间是家庭生活空间,第二空间是工作场所,第三空间用来满足人们对社交、创意、娱乐的需求。在第三空间里,人们的关系是自由平等的,没有科层制度和等级意识,也没有形形色色的社会角色的束缚,可以把真正的自我释放出来。
对于年轻人来说,朋友圈就是这么一个真实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第三空间”。但是父母的进入,让朋友圈不再真实,也不再随意,变成了报喜不报忧的光荣榜。
也许许多人并没有屏蔽父母那么极端,而是将父母单独分组,只看那些美好的、阳光的、向上的自己。而悲伤的、低沉的、放浪的自己,在父母的视界之外。这和小时候的我们多像。父母不在家时,电视打开,父母一回家,便关上电视,乖乖坐在桌前写作业。我们想做父母看不见时的坏小孩,父母看得见时的乖小孩。
说到底,这是我们和父母的思想差异导致的代际冲突。
——你只想和我近一点,我只想让你担心少一点
微信的即时化交流,让父母乐于与我们联系,实时了解我们的生活动态。因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他们触摸不到,无法亲自照看。即使是一点小病小痛,都会在他们焦灼的心里被放大千倍万倍。只有时时看到我们是好的,他们才会放心。微信是父母靠近我们的工具;是父母能够深入了解我们生活的工具;是我们和父母相隔千里,却能交流无距离的工具。
父母,只是想和我们近一点,再近一点。
但是,就如前段时间过年流行的段子一样。没回家时,父母盼我归。回家第一天,父母待我如宝。第二天,父母亲我如贝。第三天,父母问我为何这么晚还不起床。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代际冲突从来都有,从未因距离而消失。
曾经我们在电话里与父母的亲切交谈,只是因为距离太远,联系不多,而将这些冲突稀释了。一旦联系频繁紧密之后,这些冲突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我想要过自己的生活,父母却每天在微信和朋友圈里给我留言:天冷了,你要多穿一件衣服啊,敞口的那件大衣你就别穿了,穿羽绒服,羽绒服多暖和啊;你生日快到了,男朋友找到了吗,年纪大了就不好找了,你赶紧的,不抓紧以后就更难找了;工作要认真做,年轻人嘛,不要怕吃苦,加班也是一种学习,别在乎那点工资,学到东西才是好的。
这些过度关心,并没有因为我远离家庭而消失,它们通过微信和朋友圈再一次重重地压在我的头顶上,萦绕在我的耳边。我不想因为这些和父母吵架,我想让父母在家安安心心,对我放放心心。那么,就让他们看到我最好的一面吧。
朋友圈屏蔽父母或者对父母分组可见,看似无情,其中隐含的其实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爱。
——你和我做朋友,我常回家看看,好吗?
父母和子女的思想差异,来自于他们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消费观念、生活习惯等,这些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思想碰撞和文化冲突的出现。在传统观念里,有多少父母仍然将子女看作自己的私人物品,认为听话的子女才是孝顺、才是好。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早已有了脱离父母的管制,开始自己的生活。他们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朋友,不再需要父母事事为他们操心,更不需要父母在他们的生活里指手画脚。
朋友圈,顾名思义,是一个朋友的圈子。里面没有等级,朋友之间是平等的。
朋友圈作为年轻人的一个精神家园,承载着年轻人的精神文化诉求,不论是分享生活点滴,还是发表对于某一事件的看法,或者是人际间的交往,我们想要得到的,是尊重、认可和信任,而不是担心、压力甚至批评质疑。
即使是自己的父母,我也希望能够保留一些自己的私人空间,而不是如婴儿般赤裸的躺在父母怀里。
那么,作为我的父母的同时,也做一做我的朋友,好吗?认真听听我说话,不再随意否定我的意见,不再随意插手我的大小事情,和我保持一定的距离,给我保留一些私人空间,让我可以有一方自己的小天地。
作为子女,朋友圈屏蔽和分组可见,只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纸是保不住火的,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爸妈总会从其它地方得知。与其让他们一腔热忱被泼冷水,不如好好和他们沟通。
多一些电话问候,多一次回家看看,让父母多了解一些自己的生活,这些比微信朋友圈所展示的会更深、更广。
如果父母都愿意和你做朋友了,那么你还不愿意多和父母聊聊天,多回家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