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家长委群里收到了园长“太太”的发来的一封家书:
正文:从家长自身做起,每天让孩子带回家3个好消息,或者是让孩子说说3件今天在幼儿园最高兴的事、看到最美好的事情,也或者是一家人在吃晚饭的时候都来聊聊今天一天最美好的事情。坚持三个月以上,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阳光,充满活力和正能量。这是哈佛大学做过关于“幸福汉堡”实验验证过的[呲牙]
我感受:认同,欢喜
画面:孩子和我分享美好事物的那份天真表情,要么调皮,要的得意,要么嘻嘻,再来个想我惊讶的特别词语,哈哈,欢喜快乐的家庭气氛。
内心声音:不仅要让带好消息和分享开心快乐有趣的事情回家分享,还需要鼓励孩子多提问问题呀,源于想起高效沟通课最后萍导给我们分享的一篇文章,里面关于以色列国家基础教育说鼓励学生踊跃提问题,教导孩子跳出思维定式。
我的想法就是:认可园长发来的心信息,再顺便发挥个人建议提出学校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培养孩子主动寻求,探索能力等
结果:被园长太太的回应拉长我们的对话:让孩子每天带着问题来园,每天带着问题离园[机智][机智][机智]
想法:校园只听好的家长反馈,怎么就这个提议驳回?
回击:哈哈ヽ(^㉨^)ノ
我的表达有些翻车啦[愉快]@园长-老师
意思是多鼓励孩子发问,发问对孩子主动思考,创造,探索益处多多~发问的对象可以是人家,同学,老师~被问者最好能给到回应,哪怕答案是不确定的,孩子提问也是需要思考,孩子自己知道他想要什么,培养主动思考,探索的习惯~
我的想法和谭谭老师推荐分享,带着好消息回家或者多说说在有趣的事情…这个是很棒的,培养孩子正念思维,情感交流的好方法 !
和我说的多提问是独立不同观点面的事情,并没有鼓励孩子带着问题去学校,又带着问题回到家~本来目地就是有问有答的,每个孩子都应该是提问者和被问者…国内流行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就是存在意义吧,但是区别在于,那是喂养式的,书上怎么答,孩子就吸收什么,缺乏探讨,创造性,生活互动提问收获就不同。
科学创造就是部分人打开限制性思维得到的成果~!
纯属个人见解!做为一名家长,我的经验心得还在路上~多和老师.有经验到家长朋友学习,提升❤️
本帖可忽略哈[呲牙]
园长回应:
我们的课程运用六要素(时间、空间、数量、质量、因果性、必然性)为教师支架方法,其中“必然性”就是训练幼儿的思维。
因为老师把“六要素法”运用在概念学习中,在“时间和空间”要素方面,激发了幼儿对“时空之谜”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数量、质量、因果性”要素方面,可以帮助幼儿打下了学好经验知识所必须要有的“量化思维、溯因习惯”基础;在“必然性”要素方面,启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让孩子每天带着问题来园,每天带着问题离园”并不是现在提出的,而是在我们的课程中就鼓励孩子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呲牙]
恍然大悟:当下我很惭愧 ❤️
太太老师再次发出学校的教学理念,这个和我个人期望这么契合,我咋就把部分给忘记啦[奸笑]
还在强词说出自己的观点,哈哈,看来我期望太多也会混乱哦[捂脸]
原谅原谅![抱拳]
总结:用谦虚诚恳的态度面对现状,好好说话创造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