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可以明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好过和巨人同行。历史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王莽就是一位好心办坏事的人。和他对话,能让我们更好的看清人性,避免错误。
直到今天对王莽的评价充满了矛盾,总体来说是负面的。用十恶不赦,大奸不忠等都不为过。究其原因,只要有3处。
1、篡权,害死刘氏子孙
在中华文明中,即便是一个有道明君,如果是通过篡权上位,在历史中的口碑也是不怎么好的。比如,曹操、曹丕父子,司马昭、司马炎父子,甚至是善待前朝皇室的赵匡胤。
这在中国文化应该很好理解,因为谁也不想自己的财富和基业都被别人抢走。而王莽不但开了中国历史上篡位夺取中央政权的权利,而且还害死了刘氏子孙,所以千古骂名是背定了。
2、伪善
王莽年幼时生活质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勉好学,在他自己家族中算是最有上进心的良好青年。他的姑姑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他的家族就是趁着这位王政君发达起来,然而最受王政君看好的就数王莽了。很快王莽在姑姑的扶持下成了汉朝的实际操盘手。
王莽为人虽然谈不上宽以待人,但绝对是严于律己,他的儿子犯了错误,他绝不徇私舞弊,就把他儿子杀了。在当时赢得了很好的名声。在当时,不但是廉官能史的表率而且也算得上是道德楷模。在今天可以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劳动道德模范等。如果此时王莽死了,哪绝对会名垂青史。可是,他却篡权弑君,害死前朝王室。在中国文化中对于伪善批评居多,现在人们还讲:宁可要真小人,也不要伪君子。因为真小人你可以防,而伪君子就难防了。
3、把国家搞的民不聊生
历史上虽然有司马炎篡魏,杨坚以隋朝代北周,赵匡胤黄袍加身,性质和王莽差不多,而且杨坚称帝后对北周贵族进行了血腥的杀戮,但是这些人的名声都没有王莽坏。这里面的原因是其他人取代前朝自立为帝,通常是把国家变得更好,只有王莽把国家搞得民不聊生,也让他的新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一代而亡的中央政权。
王莽就是这样一个人,死去两千年但是对他的看法褒贬不一,要说伪善吧,哪不至于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吧,而且还是两个。而且还几十年如一日的伪善?装好人一时容易,装一辈子那就是真好人了。
我认为,他就是好心办坏事。他还是有点理想的,他想办好事也想干一番事业。当王莽真正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时,他就开始按照自己造福社会的想法行动了。社会不是不公平么?那就将土地收归国有,让黎民百姓都分得土地。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均土地的不是农民起义领袖,而是大地主王莽。
接下来,人的社会地位不是不公平么,那就禁止奴婢买卖。此外,他还实行了所谓的“五均六管”制,也就是“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统一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这简直就是一幅共产主义景象了。
民国时的大学问家胡适先生非常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这三大政策,他对王莽的评价非常高,胡适先生讲:
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应该讲,胡适先生的评价有些道理。当然,如果我们对王莽给当时百姓造成的伤害只是用一句轻描淡写的“这是一个好心办坏事的人”一笔带过,对于在王莽时代因为社会动荡死掉的几千万人是不负责任的。
从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中国的人口从6000万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育民先生甚至估计有6500万人)降到了2800万人,少了一大半,王莽要负第一责任。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感到最可气,而又最无奈的就是那些所谓“好心办坏事”的人。对这些人,我常常称他们为当代王莽。如果他们真是大奸大恶,倒也罢了,我们防范也好,更主动地提早诉诸法律也好,总之能避免一些损失,而当损失真的发生后,至少还可以名正言顺地追讨损失,最不济还可以痛骂几句。
但是对那些好心办坏事的人,你真是没办法。更糟糕的是,这些人常常是你的父母、亲属、朋友和同事。当然,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因为你拿他们没有办法,因此他们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好心办坏事”。
如果这种人的影响力仅限于他周围,受害的还只是他周围的少数人,如果这种人位高权重,那么危害就大了,很多有理想的政客,有名望的学者便是如此。他们最让人动不得的地方在于有王莽那样的“道德”,动不动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设计别人的生活。
因此,王莽虽然已经死去两千年了,但全世界千百万个王莽站了起来。正因为王莽太多,我从不以对方是否为我好作为考量,也不看对方是否道德高尚,而只看是否给我带来利益。可能有人会说:哪你岂不是太势力了。我想说的:宁要真小人,不要伪君子。
内容参考吴军《硅谷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