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读题目是教你识破3个常见的思维陷阱,提高隐性逻辑能力。
先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自豪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地说:可以呀?他心想:你打概要提什么奇怪的问题吧?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错了,四季。
最后两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孔子的学生心想:我赢定了。他准备带客人去见孔子,恰好孔子从屋里走了出来,学生向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惊呆了。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有三季?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他也不知道冬天是怎末回事,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就算和他吵到晚上也讲不通。你吃点亏,无所谓。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是三季人,有时候我们自己也是三季人。
三季人的典型症状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思维被固定住,以自己的价值观去看世界,有时还要求周围的人和自己一样。
这就象晋惠帝时期发生饥荒,许多百姓活活饿死。从小锦衣玉食,娇养深宫的晋惠帝天真地说:“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是不是要呵呵了。
三季人没有错,但是一直沉醉在三季的世界不去探索第四季甚至第五季就有问题了。
努力探索第四季,要求我们要多和超越自己认知的四季人链接学习。
罗胖在罗辑思维中讲过: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距就是认知上的差距,这也是我们需要终身学习的原因之一。
就算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件事情,由于每个人大脑的加工方式不同,处理信息的思维方式不同,加工出来的东西就会千差万别。本质上的区别,归根于认知上的差距。
要想避免做三季人,无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牛人学习。
以一种更宽容更博大的胸怀看待这个世界,换位思考,带着理解、同情、悲悯、宽恕对待别人,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用自己的价值观绑架别人。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