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你猜绝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有人拿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做了个实验。研究者根据某个容易引起对立观点的议题,伪造了两篇学术报告,受试者只能随机地看其中一篇。这两篇报告的研究方法乃至写法都完全一样,只有数据对调,这样其结果分别对一种观点有利。受试者们被要求评价其所看到的这篇报告是否在科学上足够严谨。结果如果受试者看的报告符合他原本就支持的观点,那么他就会对这个报告的研究方法评价很高;如果是他反对的观点,那么他就会给这个报告挑毛病。
I:
我们在做判断时,总会下意识和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习惯性思维,价值观作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时,往往自认为是基于事实做出了客观判断,而很多时候却默默使用了“律师机制”。比如,你需要和一位平时瞧不起的同事讨论合作,而他提议的内容,你总会特别的多打几个问号。又比如,你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方案,明着是征求大家意见,可真的有反馈时,你又会逼问再三,据理力争,觉得对方给的意见不靠谱。而“科学家机制”则更加理性地根据现有证据来做出最终决定。
应该说“律师机制”更像是人类的本能反映,而“科学家机制”更需要后天有意识培养。长期使用“律师机制”会让我们失去成长和改变的机会,失去公正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我们需要在平时更多刻意练习“科学家机制”。
A1:
在这期的拆书帮21天主题拆书营里,拆的一本时间管理书,叫《搞定》。说实话,从拆的第一天起,我就在质疑作者的观点,认为这本书不inside-out,只是一些“术”上的内容,没有解决一些“道”上的认知。因此那整个一周,我都没认认真真去看待每段拆页和拆书家精心准备的RIA。现在想来,我当时是潜意识用了“律师机制”,拒绝了学习的机会。
A2:
巧的是,我报名的第四期梦想赋能班中,《搞定》又是系列拆书之一,这等于给了我第二次学习的机会。在这次拆书时,我一定要怀着谦卑的心,抛开原有固化思维,客观看待作者的视角。为了刻意运用“科学家机制”,到时候不管赋能班是否要求,我都会认真把《搞定》的RIA拆页写到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