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个琳
我曾参加汕头市龙湖区展览馆举办的春华秋实林沛森中国画展。初与林沛森接触,虽然只是握了一下手,彼此简单地作了自我介绍,但他寥寥数语却给我留下了和善友好的深刻印象。
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我虽尚不能完全深入理解各幅作品的创作精髓,却也被整个画展透出的艺术气息深深地折服。于是我决定采访他。
那天微风拂面,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缝隙透射下来,地上印满了大大小小的光斑,我前往丹霞庄采访林沛森。
刚踏进林沛森的书画工作室,一股淡淡的墨香味在空气中弥漫着。画室明亮,环境清幽,让人感到很舒适。
林沛森并不着急接受我的采访,而是让我先随意参观他的画作。
我看到墙壁上挂满了林沛森近期创作的国画作品,有层林尽染的山景,有“南澳一号”古沉船打捞出来的青花瓷,还有各种各样的花鸟。
林沛森一边忙着为我煮水泡茶,一边询问母校这几年的发展状况。他看我有些拘束,便笑着说:“不用客气,我们都是自己人。”他的亲切随和一下子感染了我,使得我原先的紧张感很快就消除了。
-1-兴趣使然,感恩长辈
谈及求艺道路的经历,林沛森表示,除了自身对绘画的浓厚兴趣,还要感谢家人的理解支持及恩师们的悉心栽培。
林沛森从小酷爱画画,小时候家里的墙壁、衣柜面板都成了他的画纸。如今衣柜上还留着他当年临摹齐白石的蟹和虾。
“那会儿我父亲看我痴迷于画画,平时看到报刊上好看的画作,便剪下来收集,给我描摩学习,美其名曰'画样'。”
林沛森告诉我,他父亲还带他拜师学艺,还专门在并不宽敞的家里腾出一个小房间给他当画室,家里的瓶瓶罐罐、蔬菜水果都成了他画素描、勾勒色彩的素材。
林沛森读初一时,他的父亲带他到版画家王镇芝老师那里开始较系统的绘画学习。“千里马需要伯乐,王老师是引领我走进艺术殿堂的启蒙老师。”林沛森满怀感激之情地说道。
1992年,林沛森顺利通过专业考试,如愿以偿地考上汕头幼儿师范学校(中师)美术班。“当时入学是经过层层选拔的,过程很艰辛,这也是我在艺术道路的第一个转折点。”
忆起在幼师学习的那段日子,林沛森更是激动不已,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了国画的系统学习。
当时学校的环境虽然简陋,但学习氛围特别好。除了夜修泡在画室里画画,林沛森还利用周末甚至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创作。
肖伯纳说过:“真正的闲暇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在幼师学习那三年,林沛森充分利用时间画画,完全出于兴趣和坚持,因而他学到了很多绘画的技巧。
辛勤地耕耘是收获之本,努力地付出是成才之道。
1995年毕业前夕,林沛森和其他三位同学在汕头画院举办了“汕头幼儿学校中国画作品展”,因为这场画展,林沛森得以留在汕头工作,这是他在艺术道路上的第二个转折点。
毕业于汕头幼儿师范学校之后,林沛森到丹霞小学任美术老师。1997年,他到街道协助居委做宣传栏美工,后来留在街道工作,就此迎来了他艺术创作的第三个转折点。
到了2008年,街道搞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林沛森对画画的热情再次被点燃。
-2-嗜之越笃,技巧越工
雨果曾说:“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林沛森便是这样凭着自己坚持画画的信念,在艺术的道路上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2010年,林沛森加入美协并参加一些画展。2011年,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主题创作,朝着主题性、历史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工作使得林沛森更加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对政治时事有更直接更灵敏的触觉。
身边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他创作的素材,如反映潮汕风物的《潮汕红脚芥蓝》、《大吉》、《佳肴》等画作,以及反映主旋律的《千年圆梦》、《汕头崛起东部》、《复兴之路---南澳一号》、《光辉岁月》、《金凤回巢》、《喜讯》等作品。
创作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林沛森用适当的形式和技巧,艺术地提炼生活,升华生活之美,不失造型的审美情趣。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在全国征稿,汕头市美协开展一系列采风活动。汕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许自敬在创作座谈会上强调,作品要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才能踏进全国美展的艺术殿堂,因而林沛森全身心地参与其中。
最终,林沛森的作品《千年圆梦》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晋京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由此引起了美术界不少人士的关注,著名美术史家薛永年先生、汕头中国画院院长陈政明等给予了很好的赞誉。
谈起这幅画作,林沛森感慨道:“说实话,整个创作过程真的很艰辛!”。
据林沛森描述,他创作《千年圆梦》的灵感来自“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
我国于2013年12月8日发射了“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地探测器飞往月球成功圆满着陆,实现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梦想,林沛森想通过艺术手段将这个具有时代性和深刻性的时刻表现出来。
林沛森向我介绍,该作品的第一稿是彩色的,简直跟照片一模一样,他认为缺乏个性创作,便将此稿作废了。
第二稿他想着以“嫦娥三号”登月与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故事相结合,但找不到满意的结合效果。
“当时的我既彷徨又沮丧,几乎想放弃比赛。但后来一想,这么多年,我画画都是出于内心对它真正的喜欢,而不是为了名利。所以不论如何,我都要将这幅作品完成。”
于是林沛森花了两个多月画第三稿,将近完稿,只剩国旗还未填色时,林沛森站得远远的,仔细地审视这幅画,那视觉冲击力一下子就把他震撼了。
第三稿主景“嫦娥三号”探测器用写实手法勾勒填墨,有图片式的视觉效果;月球表面和宇宙太空则用树皮点技法来表现,虚实对比,又用水墨黑白来突出国旗的那一点红,取得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艺术效果,既凸显主题,又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
“我知道,我做到了。没错,就是它了!”说到这儿,林沛森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当然,我的作品能够走出汕头,得益于在创建文化大省和文明城市中,各级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营造了良好的创作氛围。”林沛森表示以后还会珍惜类似的机会,在创作技巧方面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3-展望未来,寄语学子
中国画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发展到今天,其艺术魅力依然光彩照人,使人觉得常画常新。
早从2012年开始,林沛森就尝试着用树皮点技法进行创作,《晨雾倩影》、《老家·荷塘印记》等都有体现。
林沛森认为,现代画家要有开放意识,要做到古为今用,西为中用。
林沛森的一些作品,如花鸟虫鱼甚至山水也吸收了西洋画光线投影和色彩变化,他力图通过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的变化来寻求画面感,突破传统既定模式。
借鉴当代艺术的创作形态,立足于图像性的表义功能。抛开传统笔墨语言审美的独立性,迈向图像的表义性探索,以唤起艺术欣赏者对既定的写实性山水图像知识的解构与重新审视也将成为林沛森未来创作的重要课题。
“我一直认为,天才是创作的灵感,后天是技术的表现。”林沛森如是说。
林沛森希望我们能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会坚持,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而是专心致志地朝着自己的理想拼搏奋斗。
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最重要的是,要持着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遇事不要浮躁,凡事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够努力,抓住机遇,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正如鲁迅所言:“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林沛森正是在这样不断的坚持和探索中取得了如此成就。
越成熟的稻谷,越懂得弯腰。
回想起那天我到达采访点时,林沛森已經在门口等着接待我,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始终以一种谦虚的态度与我交谈。
更让我感动的是,采访结束后,他热情地留我吃完午饭再走。
罗素说过:“一个明智地追求快乐的人,除了培养生活赖以支撑的主要兴趣之外,总得设法培养其他许多闲情逸致。”
林沛森过后还与我分享很多除了绘画之外的生活趣事。林沛森校友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令人艳羡,在待人接物方面更是让我敬佩不已,终生受教。
再附上主人公部分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