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张三的微信拉黑了。
他问我最近忙什么,我说每天都是读书写字。电子书这个月底在kindle上线。
他问我最近相亲了没。我说没空相亲。他说:“你的这个破爱好,比结婚嫁人重要么?我老婆今年生二胎了。我现在是儿女双全,老婆爱我,幸福甜如蜜。别挑了,赶紧嫁人生娃吧!”
呵呵,我发了个表情,坚定地把他拉黑了。
01
张三是我高中同桌,毕业以后很少联系,一次偶然聚会,加了微信,也不常聊。
只是点头之交,他却操起了计生办的心。
我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泄愤,而是反观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在生活里究竟要得罪多少人。
《认同感——用故事包装的艺术》,作者提倡用“故事营销”的理念,我的这位同学看了这本书,估计再也不会这样说话。
说话的本质就是沟通双方的故事大赛,而故事内容最好真诚、感人。
究竟什么故事大赛才精彩呢?
1.故事背景
前面的张三同学并不了解我的状况,一张口就用自己的一套理论拿来说服我。
正确的做法是,先进行简单的寒暄,然后你来我往的慢节奏沟通。
2.阻力
如果一个故事,70%是困难的,30%是顺利的,那么30%可以不说。
3.行动
即你采取了什么行动。
4.结果
这是重头戏,尽量用数字或者百分比表示。
5.评价
就是总结一件事,哪里好,哪里坏。
他的错误在于,以陈年的故事背景去评价今年的事情,阻力随意放大,结果随心随性。看似看透一切,听起来毒舌又让人伤心。
02
好的故事大赛,最重要的就是感同身受。换句话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从你的外层定义开始,逐步解释什么是最重要。
比如:
我知道以貌取人是人的天性。仅仅看封面的人永远不了解我的书,但我还是把书放在卧室最显眼的位置。
以第一人称陈述,可以把想法很快的代入场景,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当你习惯了用第一人称表达,第一次写下“我是……”后面,你的整个思维体系发生了变化,以“我”为中心,迫使我们探究内心的真实想法。
外层的品牌定义真正与消费者内心需要融合,品牌的独立性与舒适度保持一致。
这也是作者吉姆.西诺雷利策划卡夫食品、东芝电器、花旗银行等各家企业文案的不二法宝。
最好的故事就是把你知道的东西,讲给大家听,不改变东西的本质,留一点空间给他人。
03
人们忘了怎样去讲故事,忘记了故事没有情节也没有结局。故事往往只有一个开端,然后一直一直讲下去。
1898年,一名叫做路易斯的保险推销员创造了AIDA的销售模式。他借用讲故事的方法,成功地把订单拿下。
他所运用的原则无非就是以下四点:
1.产品功能的认知
参保对我有什么好处,会给我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2.产品特性的理解
时代不一样了,每个人都要有一种更新迭代意识。现在保险品种越来越多,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险种。
3.品牌联结
在琳琅满目的险种里,年轻的爸爸妈妈会给孩子买“教育险”。因为他们联想到了“持久”、“稳定”的收益。
4.品牌联盟
“爱Ta,就为Ta的未来投资。”广告又呈现一幅画面:子女充满自信地踏上象牙塔……
结语
把品牌当作故事,让故事本身传递意义。听故事的人,会在自己的时间重构故事的内容,收获自身的感悟。
好的故事是克制,坏的说话,是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