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聚餐让我很不开心,接连的我感受到的他人对我的态度,让我深深的怀疑我自己。
也许陷入了一种执念,这种执念就是追求某种状态,我一直认为自己这段时间在退步,我的状态不佳,我要回到我之前那次觉察后的状态,事实上我不能操控我自己,情绪状态来自内心的安宁,而不是刻意而为之。
我当然也要理解自己的执念,我希望变好,知道自己进步的来之不易。
重新审视昨天事情的经过,我发现我进步已然很多,某些场景下的自卑和焦虑消除大半,真正让我介意的是我得到了某些人的负面回应,我的理解是我表现出了自我和强势的一面。
之前那次觉察后,我反思人与人并不需要竞争,我所要表现的强大,其实恰恰是我虚弱的部分,意识层面的自我提示并不能让潜意识的不安全感消失,反而显得自我。
今天再次思考,我并不需要超过别人,即使有人夸我,我也只要知道我是绝对安全即可,既然我不求超越别人,那么我不需要确定他人是什么样子的,人与人之间本就是相同的生命体,也没有必要担忧他人能对我构成威胁。那么我在哪里,我都可以保持安定和平静。
我的内心价值体系总是习惯上下等级划分的,比如我的相貌和他人相比如何,他人夸我是不是真的有效,这个人很有钱或者很自信,他是不是看轻我,我可能很容易感受到其他人的审视,但是我应该冷静,知道这是我自己内心将自己的旧的价值体系投射到他人,如果我感觉到某人是强者,或者某人是弱者,这都是价值体系的投射。
晚上去做了足疗,刚到足疗馆,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焦虑,我想这种焦虑是一种非常老套的习惯,我知道这种焦虑可能带来一种陷阱思维,让我思考,却让我不得好的结果。
有的时候我提醒我自己,我要将注意力放在周围的物体上,通过数数的方法不断去感受:看到的5个物体(由远及近),躯干或者头脑感受到的4种知觉(触觉,心堵,心结,头昏,头痛都可),听到的3种声音(由远及近),闻到的2种气味(最好是香的),尝到的1个口味。但是不要去关注人。
但是我有时感觉到我正经历焦虑,身体内的感受翻江倒海让我不得不关注自己,这时的我应该集中注意力在周围的环境来消除情绪引发的念头和更多的情绪吗,还是我是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身体上来安抚内心的焦虑?
我一直都存在的困惑是,我在公开的场合,或者有他人存在的场景下,我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是不是会导致忽略周围的人或者事情,引发他人误解,认为我过于自负。
我想这是我对于我这两种方法的误解。当我还未处于焦躁的情绪下,我认为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客观环境上,这样我才能专注去做当下的事务。而当我已然有了情绪,这种强烈的不安必然将拉扯我的注意力,我始终很难将注意力放在周围的物体上的,我只能去排除任何人的存在,只关注自己身体上的感受。
当然关注的是身体上的感受,绝不是关注体内焦躁如麻的情绪。这种关注必须毫不迟疑的排除任何人的注意,无论我面对任何人,这个人是怎么样的姿色,权力,精神面貌,或者他正试图引起我的注意。
所以晚上去足疗店,我感受到了内心的惊慌,我要意识到体内已经有了情绪。其次我产生了害怕的念头。
我要关注情绪引发的体内的感受,而不是纠结在情绪,情绪是虚假的,或生或离。其次我要意识到,确切说是在觉察中意识到害怕的念头,而不是我真的应该害怕,或者念头告诉我的,我是不够完美的等等理由。
写到这里,我好像意识到了,我关注体内情绪引发的感受,不就是我以上关注周围物体方法中的一个环节吗?观察体内的感受,其实和触觉,视观,味觉,听觉一样都是我感受真实世界的途径,是让我真正的感受客观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将注意力从虚妄的念头中拉回到真实的,对世界的感受。
离开足疗店时候,我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客观环境上,我好像获得更多的安宁,自卑的念头也不再那么容易冒出来,我自信起来。
晚上到公司加会班,之后我开车去加油,在加油站,我似乎意识到了,我正在寻求优越,我感觉自己很自信,很帅气,同时我也意识到周围的人对我的态度,我也许已经陷入到自我的状态。
我不能否定我自己,因为我正需要证明自己的强大。不是说我的行为是正确的,而是我的行为既然发生,那么它一定是应该成立的。
我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我的内心价值观,一定导致了安全感缺失,我需要对周围的人做出超越的举动来证明我自身的强大,最终抚慰内心安全感缺失的部分。
是不是人与人相互比较的价值体系??
我能不能告诉我自己,人与人都是平凡人,我无需超越他人,我和他人都是没有缺点的存在,为何要证明自己的完美,为何要证明他人的缺憾。
现在需要我探求更准确的答案,让我冥想,让我安静下来去觉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