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衡现在和将来的需要
我们要平衡现在和将来两种需要,前者满足今天的需求,后者满足投资并提高竞争力,以取得将来持久成功的需求。
如今天要完成的任务,这是现在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去做;但我们也要考虑到将来的需要,在每一天都不要忘记要做一些提升自己的事情,以提高自身的能力。
2 学会聆听,聆听是为了理解对方
人们总是想说自己的事,却很少能用心听别人说事。
做到聆听虽然很难,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多偏向读写的训练,说也占其中一部分,可是从来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去听。然而听懂别人说话,尤其是从对方的立场去聆听,实在不是件容易事。
如果你要和我交往,想对我有影响力,你首先要了解我。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
我们的聆听通常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就不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接收,只听一部分,通常学龄前儿童的喋喋不休会让我们采取这种方式;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但是,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个层次,即最高层次——移情聆听。
主动型和回应型聆听是一种技巧,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就算行为没有显露出,动机已经不言而喻,会让说话的人有受辱的感觉。回应型聆听技巧的目的不过是要做出回应,操控对方。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虽然全情投入聆听很浪费时间和精力。但人人都渴望知音,所以这方面的投资绝对值得。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会联系我们自己的经历,因此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会有四种“自传式回应”( Autobiographical Response)的倾向: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3 真诚待人,才能成就良好的人际关系
道德、品行、诚信、真诚,这些才是我们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付出的努力的方向。
4 多从自身找原因
我见过一些婚姻不和谐的夫妇,两个人都想改造对方,不断列举对方的“罪状”已达到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互相指责,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或问题,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这样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差,想要解决的问题永远解决不了。所以,有了矛盾,先从自身找原因,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掉再说。
即便想去改变对方,自己也应该先做出行动,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积极的应对矛盾,而不是仅仅想改变对方。
5 受到外界刺激,自由选择回应方式
在刺激与回应之间自由选择就是我们最大的能力。
责任感( Responsible),从构词法来说是能够回应(Response -able)的意思,即选择回应的能力。所有积极主动的人都深谙其道,因此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外界条件或他人的影响。他们根据价值观,有意识地选择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会因为外界因素或一时情绪而冲动行事。
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
当受人攻击时,我们可以选择回应的方式,是心平气和还是立马反击。这完全由自己决定。很多事情,根本不值得生气。又或者,在生气之前,先了解一下对方为什么这样做。不在不了解实际情况时,就立马做出消极回应。“我几乎从来不生气,因为我认为没必要,有问题就去解决,不要让别人的错误影响自己。”这段话来自陈丹青。
人都是被逼的,身处逆境,你所遭遇的不幸,都会逼着你成长。当遭受意外打击,如亲人离世、罹患重病或陷入困境时,就会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该如何度过?”
6 包容他人的缺点
对于别人的缺点,不要一味指责。
7 领导和主管的区别
领导与管理就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关注基层,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关注高层,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用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和华伦·贝尼斯(Warren Bennies)的话来说:“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有效地顺着成功的梯子往上爬,领导则判断这个梯子是否搭在正确的墙上。
领导就是带领大家做正确的事,主管就是带领大家把事情做好。
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因此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
选择/方向很重要
要牢记管理与领导迥然不同。从本质上说,领导是一种高效率的右脑型活动,常被人们称为一门艺术,其基础是一种哲学理念。
如果你需要解决一些个人领导方面的问题,通常都要先自问一些人生最本质的问题。一旦确定了人生方向,你就应该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管理,让生活与设想一致。相对于自我领导来说,有效的自我管理所涉及的大都是左脑所擅长的能力:分解、分析、排序,具体运用以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等。关于提高个人效能的方法,我总结出一句话:左脑进行管理,右脑进行领导。
8 跳出来,观照自己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照自己,反躬自省,改造自我。
9 写下(并保持更新)自己的人生宣言
这本书讲到了给自己写下人生宣言,你的目标、你的原则,等等,都可以写。里面举了一些例子,有些我觉得很有价值,在这里列举出来(也添加到我个人的人生宣言中了)。
(1)未听取正反双方意见,不妄下断语
这一点很重要。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当一方诉说另一方的问题,一定要听取另一方的说辞后,再做判断!
(2)每年掌握一项新技能
(3)利用等待的空闲时间
(4)保持幽默感
听听相声,能培养幽默感
(5)每周制定周计划。以周为单位,安排一周的计划(工作/生活上的)
以一个星期为单位计划生活(需要的时候可以对每天的安排作适当的调整),这让你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不必局限于短暂的一天时间。
如果按天来安排计划,会显得比较刻板、不够灵活,而且不容易达成目标,因为每天会遇到一些不可知的事情,所以并不能完全按照计划来实施。但是换做按周来安排的话,灵活性就大了很多。
10 重视家庭环境
有不少家庭处理人际关系没有原则,全凭一时兴起及个人好恶,缺乏长久之计。因此,每当压力升高,家人便乱了方寸,出现冷言相向,冷嘲热讽或沉默抗议等不良反应。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必然以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冲突或逃避。
有怎样的父母,就会有怎样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自然也很难积极的去面对人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不知道正确的去处理。
11 要责任型授权,而非指令型授权
授权基本上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起初,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但却十分值得。这种责任型授权绝对能够让双方都受益,并且最终能够使善于分配工作的人用很少的时间做成很多事情。比起孩子来,你当然更有能力迅速把一间房子收拾得干净整齐,但问题的关键是你想要授权孩子做这件事情,而这就需要时间。你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培训,但你最终会发现这样做是绝对值得的。
指令型授权会关注别人做事的过程和方法,因为总担心别人做不好,所以会关注细节,并进行指点;责任型授权只关注结果,这样的话,别人做事会更加自由,也更有创造力。虽然一开始责任型授权会比较费时费力,但磨刀不误砍柴工,终究是省时省力的。
由于采用责任型授权,管理者不需要在关注细节,放手让下属去干。当下属在具体干活时遇到什么问题或需要什么资源,他们会主动来找管理者求助,这时管理者来提供各种协助。这也实现了角色转换,管理者变成了给下属提供服务的角色。
另外,在授权别人做某项任务时,必须让他们明确任务。我们可以在讲完任务后让对方自己重述一遍,检查对方是否完全理解了该任务。
12 与人交往
如果你重视一个人,那么必须同样重视他所重视的事情。
避免背后攻击他人。如果能对不在场的人保持尊重,在场的人也会尊重你。当你维护不在场的人的时候,在场的人也会对你报以信任。
假设你我曾经在背后攻击上司,那么一旦彼此关系恶化,你肯定认为我会在背后诋毁你,就像当初议论上司一样。你知道我当面甜言蜜语,背后恶言恶语。这样表里不一,怎么能赢得你对我的信任呢?
如果你刚想批评上司,我就表示同意,同时建议我们直接去找他,一起商量怎么改善,你就会明白,如果有人在我面前批评你,我也会这样处理。再举例来说,假如我为了取得你的信任,就以其他人的隐私讨好你:“其实我不应该告诉你,但谁让咱们两个是朋友呢……”我对另外一个人的背叛能够换取你的信任吗?我想你多半会在心里盘算:这家伙大概也会把我说过的什么话这样告诉别人吧。可见,这恰恰告诉了对方你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
13 怎样才算成熟
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