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我
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在考虑自我的问题。
认识你自己!——希腊戴尔菲神庙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把自我看成一个单纯而又主动的实体,即灵魂,并认为灵魂联系了各种知觉。
洛克的经验主义角度观点:
将自我与人的记忆相联系,认为人的统一性是由我们的记忆完成的。
启蒙运动中休谟的观点:
自我完全是虚构的,只有“我”这个代名词所致的幻想的东西。
康德的观点:
超验的自我
实验心理学家的观点:
自我是一个虚妄的存在
威廉詹姆斯(重新将自我的概念引入心理学的研究中去):
将自我区分为:经验的自我、纯粹的自我,前者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而这一部分是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
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知觉具有二元性,自我既是由对自己的看法与信念所组成的”宾我“,又是一个活跃的信息处理器——主我。
库勒的观点:
自我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自我,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实体,还是社会的产物,他把widow的这个方面叫做投射自我(reflected-self)or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人们不仅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且想象他人如何评价他们眼中的自己,以及人们对这些反射性评价的情绪反应。
Mead的观点:
强调社会经验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指出,当个体与已成为其客体的其他人可以比较的时候,个体只有采取在某一社会环境中其他个体对自己的态度时,互动才能进行,没有社会经验,自我便不可能产生。
沙利文的观点:
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基础,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认为“自我”的概念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进一步发展。
Eormuth的观点:
将客体、他人和环境整合为一个自我生态系统,认为自我概念与自我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互动中实现动态平衡。
Tajfel & Turner的观点: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关系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努力使自己的自我感觉良好,当人们发现自己所属的群体比其他群体更好的时候,感觉更好。
弗洛伊德的观点: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是本我和超我。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的满足,保护机体不受伤害,遵循现实原则。
Rosenberg的观点:
认为自我的概念是个体对自我个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代表一个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Shavelson的观点:
认为自我概念是通过经验和对经验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觉。这种知觉源于对人机互动、自我属性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体验,是多维度。
Markus与Wurf的观点:
动态自我的概念,她们认为自我概念在内容和结构上是一个多面体,是不同印象、图式、概念、原型、理论、目标、任务的集合体,自我的概念是动态的,特定情况下只有部分被激活。
自我图式是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一套自我信念。
自我参照效应( self-reference effect )
人们在加工和自我有关的内容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也最好。
自我差异理论( self-discrepancy )
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括三个部分:理想自我(idea self),应该自我(ought self),实际自我(actual self),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
• 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对目标的追求
• 应该自我使得我们回避一些目标
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差距,会促使人们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否则会产生沮丧的情绪。不能缩小实际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距离的话,会引发愤怒的情绪。
个体的自我概念的构建与一下几个方面有关:
• 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人们常有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自我概念,我做了什么,我就是什么样的人。
• 从他人的行为推断自己:人们会猜测他人认为“我”怎么样
• 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通过与别人对比,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知。
• 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反省自己来了解自我
社会互动理论( 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
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自我就是一个人通过行为展现自己时使用的符号,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
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根据自我觉知理论,当我们集中注意力与自己时,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与价值观来对自己现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比较。
自我觉知有两种分类:
• 内在自我觉知(private self-awareness):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
– 内在自我觉知占优者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因此他们会常常夸大自己的反应
– 对自己的特征比较关注,所以自我概念中内在事件清楚而明确。
– 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太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 公众自我觉知(public self-awareness):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
– 公众自我觉知占优者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所以害怕别人的评价,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
– 常常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之间产生距离。
– 常常在乎外界的行为标准。
自尊(self ea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对于自尊有两种区分: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
自尊的研究受到不同地区文化的研究,西方的自尊是一元的而中国的自尊是多元的。中美两种文化下,自尊的变异都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解释:仁慈、品质和积极自我偏差。
确立自尊的两条途径:
• 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
• 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一系列提升自尊的方法:
• 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
• 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
• 使用防御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
• 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
• 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到怀疑时赚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自我提升(self enhancement)也叫做自我美化或者自我强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自我提升是一种自利偏差。
自我确认(self- verification)是指额题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通过自我确认,是别人对自己有一致性认识,也有助于提高自尊水平。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有能力完成待定任务的信念。
• 人可以从对自己的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中获得巨大回报。
• 自我效能指引人们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且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更加坚强
自我表演(self-presentation)也叫自我展示,它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我们致力于管理营造的形象,我们通过推脱、辩护和道歉等方式来支撑我们的自尊并检验我们的自我形象。
自我障碍(self- handicapping)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自我检控(self- monitor)是指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
高的自我检控的人善于在别人面前表演,能根据情境与特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低的自我检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表演,不看重情境与他人的影响,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态度和感受。
自证预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ies)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也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的期望行事。
体像(body image)是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
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指的是人们在自我观察的时候,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把自己看成某一情境的中心,并且高估别人对自己的主意度。
与焦点效应相对应的是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即人们认为自己隐藏的情绪一旦外露,就会被别人发现的错觉,实际上别人可能根本看不出来。
自利偏差也称为自我服务偏见(self- serving bias)。指的是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并且在很多情况下, 有一种觉得自己比别人好的倾向。
人们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容易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或者问题本就无法解决这样的外部因素。
自利偏差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 伦理道德:多数生意人认为自己比一般生意人更有道德(exmaple)
• 工作能力:90%的经理人对自己成就的评价超过对其普通同事的评价
• 聪明才能: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比周围的人更聪明,更英俊,更没有偏见
• 孝顺父母:多数成年人认为自己对年迈父母的照顾比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多
• 摆脱偏见: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受偏见的影响
人们对自己的认知有时候会出现盲目乐观的倾向。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盲目乐观的现象也在上升,尽管目标高远对成功有好处,但是把目标定得太高很有可能要面对失败。
如何克服盲目乐观的弊端呢?
^防御性悲观主义 可以把我们从盲目乐观的危险中拯救出来。
为了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我们常常会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人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程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就是虚假一致性(false consensus effect)。
我们赞成某一观点,我们会满怀希望第一位别人也吃同样的观点,好像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就应该是一种常识。好像我们如果在完成任务时失败,我们可能会把这些失误看成是正常的,从而让自己安心。
在不同文化下,人们对自我、他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显著不同的观点。美国文化下的人们拥有独立型自我,东亚文化下的人们拥有依赖型自我。
与独立型自我不同的是,依赖型自我的人际关系不是作为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其本身就是目的:在维持与他人的关系,适时注意他人,关注他人的需要、愿望、目标等,但同时也是建立在帮助他人实现目标时,个人自身的目标也能同时得到帮助的前提下的。
依赖型自我的个体对他人的关注是有选择性的,自我与团队内的成员是依存的,但与团体外成员的距离则比独立型自我更远。
Triandis认为,自我由三个成分组成:^私人自我 ,^公共自我 ,^团体自我 。而文化则影响我们从这三个部分取样的概率,而文化影响我们有以下三个因素:
• 文化范式: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的高低
• 文化松紧性:文化同质性高与低
• 文化复杂性:文化复杂性程度的高与低
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认为: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是人类与环境互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两种模式。
传统的华人主要方式是社会取向的,社会取向有四种次级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家族取向、他人取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华人的个人取向也逐渐增加,这时候杨国枢先生将关系取向和权威取向合二为一,仍旧称为关系取向,这样华人的自我就包括四个方面。同样也可以作为一个自尊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