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这么早,去哪儿?
B:去教室。
A:这么卷?
B:……
C:周末去哪儿玩?
D:没什么计划,准备看本书吧。
C:哇,太卷了吧?
D:……
什么时候开始,在社交语境中,“卷”已然变成一种政治正确。仿佛指责别人“卷”已经成为了一张表示自己不“卷”的名片。
你居然想好好学习?你太卷了?我们都不想看书,就你看书,你不正常。
那么,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卷”最开始的意思又是什么?
事实上,“卷”(内卷)指的是
局限于某一范围内的恶性竞争或没有意义的付出,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
来源:搜狗百科
此外,内卷其实是一个学术名词,常用来表示“内卷化”的趋势。
其由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引入社会学领域,描述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种植的劳动投入,却因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形成“没有发展的增长”
覃鑫渊,代玉启:“内卷”,“佛系” 到 “躺平”——从社会心态变迁看青年奋斗精神培育
这里的“‘收益努力比’下降”和“边际报酬递减”指的是——每付出一个单位的努力,所能得到的收获越来越少。
比如,公司加班费的总额是固定的,最早开始加班的人都得到了不错的酬劳。但随着加班的人越来越多人,每个人能得到的钱却越来越少,尽管加班这一行为变得愈加“专业化”。
或者,外卖平台给某路线的配时是40分钟,但骑手却找到了一个捷径,节省了10分钟,从而接了更多订单,尽管这意味着要推着车子走一段。
但是,随着其它骑手也走这条捷径,平台发现了规律,将原路线配时缩短至30分钟。那么,要想拿到和以前一样多的订单,骑手不得不找新的方法来缩短时间。另外,其他不想走这条捷径的骑手也不得不走这条路线,开始推车。
对比以上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内卷的关键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行为是否对其他个体造成裹挟性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行动起来,维持自身原有的利益。
现在,让我们再看开头两段对话中“去教室”和“看书”的行为是否构成内卷。
第一段中,“去教室”是否会对其他人造成裹挟性的压力?会,也不会。
假定,某班级这学期只有20个升学名额。现在B决定一天学习14个小时,并在月底小考中表现优异,进步神速,从而使得班主任在全班推广这种方式,所有人都必须一天学习14个小时,尽管最终仍然只有20个学生能够升学。很明显,这种情况构成了内卷。
但是,如果不存在升学名额限制,或者班主任没有强制要求,那么,即使B学习24个小时,其他人学习多久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即B的行为不构成内卷。
同理,“看书”这一行为是否构成内卷,也取决于其是否会使得其他人不得不看书。如果D丝毫没有受到外界压力,从而不得不去看书,那么C的行为就不构成内卷。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D只是因为知道C要去看书,产生了焦虑或者自我否定,这并非由于外界的裹挟,而是其对自身造成的压力。
因此,当我们在说一个人“卷”的时候,是在指责对方,控诉其迫使他人不得不效仿的行为。但是,正如我们上面所说,这些行为常常并不构成内卷。
A和C说B和D“卷”,可能只是因为自己做不到而已,或者不好意思表达自己也想这么做,从而选择了反方立场,以便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
当然,这个“大多数人”可能只是一种主流舆论,或者他们以为的看似主流的舆论。
比如,当一个人身边所有人都认为环卫工人是低贱的,那么,即使他十分尊重他的母亲,不认为环卫工人低人一等,他也很有可能和其他人站在一边,对他母亲说三道四。
当我们天天在网上看到大家说要躺平、要佛系的时候,我们自然会认为“不卷”是一种政治正确。
事实上,很多人说躺平只是在表达一种心态,并不是真要这么做,也没想过所有人都躺平的结果会怎样。
这个社会就像一个楼梯,有的人在楼底,有的人在楼顶。每上一层台阶,便意味着得到一些东西,付出一些东西。
即使每个人都躺平,情况也是不一样的。躺在楼顶的,但可看尽云舒云卷。躺在楼底的,甚至可能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至于佛系,都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就真这么容易?
成佛之前,佛也是人。未曾拿起,又谈何放下?“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蓦然回首,才能看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在“寻他”之前就“佛”了,那又何来的“蓦然回首”?
因此,请不要说那些努力的人“卷”。一个努力的人,只要他不给别人直接造成裹挟性的影响,便值得我们的尊重。
我们可以什么都不说。也可以简单地说一句“加油”。别忘了,构成“卷”的行为以其行为人是清白的,外界的裹挟性力量才是原罪。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推动这股力量的变革,而非内耗。即使没有能力促进改变,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从认可别人的努力开始。
对于那些努力的人,我想说,即使有人说你们“卷”,也不要一味怀疑自己。有时候,它是一种赞扬,说明你敢于不同,敢于行动。
最后,希望大家清楚地躺平,选择性地佛,良性地“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