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相比起其他三人,王翦的结局是最好的。那么为什么王翦做大事前,为什么如此贪婪地向秦始皇要钱要地要房子地呢?用张学良的话::我的父亲有雄才,没有大略,而蒋介石先生,有大略,没有雄才。雄才,就是一个的聪明与英勇程度,这是头脑的东西,大略,就是一个人做事得有容忍手下的格局。 这里是心灵上的东西。
张作霖就是聪明人,记得“少帅”电视剧中,张作霖曾经对儿子说:“人呐,得有点毛病才行,有毛病才能与其相交,看不出毛病的人,说明没有真情,没有真情怎么可交!”张作霖的这段话,说出了古今用人的第一要义,像秦始皇这样雄才伟略的帝王,用人就要用他的长处,管人就要抓着这个人的毛病,这是有小聪明人用来保护自己位置的招数。
但是反过来,一个有能力 人想做任何一件大事,都不容易,得几经千险万难,遇到一个肚子里能够撑船的领导就万幸,如果执行人遇到一个聪明而并没有格局领导,只稍一犯丁点错误,对方就会责罚个不停,这里把小事变成大事,好事变成坏事,常常会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甚至还会被千刀万剐,明末袁崇焕就是这样的例子啊。一个执行人做大事之前,常常会经常故意犯错,目标是为了测试领导内心的大略有多少,格局与容纳程度有多大。
秦王政20年,燕国太子姬丹派荆轲刺秦王,事情失败,荆轲死。秦王派兵攻打燕国,领军的将领正是王翦。这场战争持续到第二年,秦胜燕败。在这场战争中,秦军中的少年将军李信因勇猛善战在此战中脱颖而出,而且最关键的是他还斩下了燕国太子姬丹的首级。
庆功宴上,非常高兴的秦始皇问这位少年将军:”依将军看,攻楚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自信满满地答:”二十万。“秦王嬴政又问王翦:”王老将军看来,攻楚需要多少兵马呢?“王翦答道:”必须要六十万兵马。“
秦王哈哈大笑,用鄙视的眼神看着王翦说道:”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王将军果然老了,竟胆怯至此,李将军果然勇猛。就这样,李信带着二十万兵马攻楚,王翦因病辞官告老还乡。
秦王政二十一年,出征后不久的李信大败。秦始皇大惊,亲自前往王翦的老家,请已经退隐的老将军重新出山。面对秦王的亲自前来,王翦提出了他出山之前的第一个要求:攻楚必须六十万大军。这一次,秦始皇答应得很爽快。
于是,王翦再一次被任命为大将军,带着六十万大军攻楚。秦始皇一直送到大咸阳东郊,就在君臣分别之际,王翦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几乎是古怪的请求。只见他掏出一张图纸,上面东一处西一处地标注着咸阳城周边的一些良田美宅,并请求秦王将这些地方都赏赐给他。
秦王哭笑不得,只好将这些地方都答应赏赐给了王翦。当王翦的军队走到函谷关后,他又派遣使者前往咸阳代他向秦始皇谢恩,并又带去了新的请求。请求秦王再赐一些田地给他。就这样,王翦从开拔到抵达前线,一共派出了五路人马,去向秦始皇要赏赐。
王翦的这种做法,明显取得理想的效果,获得了秦始皇的信任,王翦率军征战楚国两年多,秦始皇也没有派人催促责罚,或者派出监军干扰王翦的指挥,这说明王翦的讨赏行为,深得秦始皇的欢心啊。
无独有偶,另外一位秦军将领领兵在位的处理或许就不是那么得当了,秦末的顶梁柱章邯,秦军在巨鹿战败后,章邯率军退却到漳水。此时赵高执掌朝政,因为秦军退却,多次派人责罚章邯,章邯心里十分害怕,派出司马欣回朝政汇报请示去了,结果不得召见,扭头章邯和司马欣就投降项羽了。最后千万项羽的神话:以3万人打败了章邯25万人,其实神话故事的背后主谋是一个聪明人赵高。
这样对比一下,章邯因为巨鹿退兵就三番五次被责罚,而王翦和项燕对峙一年多,就是坚壁不出,秦始皇都没有过多责问,可见前线将领取得朝廷信任的重要性啊!后来汉代的萧何也是用这一个办法买污,让刘邦证明自己的忠诚。可以敢放手给他把事办完啊。
相比刘邦和萧何,其实之前萧何与刘邦是天天接头厮混、把酒撇侃的交情,到头来怎么着,刘邦的格局如此大,交情如此深,还是会经常不相信他,萧何不得不自污名声,这样做大事时才多少能够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不过,自污也得有个度,就得小错不断,大错不犯,超过了这个度,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也。人事人事,人有心则事成。国有心则势成。事重要与否,只是观察那一个人对这一件事的态度是怎样。作为一个普通人,用心则是观察他是不是用尽了钱,绞尽了时间。而观察一个领导用不用心做一件事,则是观察他的精力与资源的匹配度如何。
三顾茅庐之中,是刘备老去顾诸葛亮,所有诸葛亮讲的三分天下他才会听。反过来是诸葛亮三顾的刘备。则变成了江湖郎中,事对,势也对,刘备的心却 没有半分放在这一个话里,半点力也得不到,象韩信在项羽这里一样。
一件事如果我们尽心去做,一定可以做的成。如果没有尽心。或者是敷衍塞责,再好的事,再得国家的大势所向,都做不成。大多会不了了之。所以,对于一个将军,在做大事之前,一定要测试皇帝对这一件事的信心如何。同时也得测试这一个领导的格局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