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关系的集合,作为一个人活下来是离不开关系的,无论这个关系是现实中的还是想象中的,和神的关系的也是一种关系,甚至自我内部的分裂,自己和自己玩也是关系的一种,无论如何对关系的需要是要去满足的,否则人是无法存活的。早年和父母的关系为人的一生定下了一个基调,在之后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修复性的特别深入的关系去矫正的话,生活只是在不断的重复,我们把自己内心的父母投射出去,和自己内心投射出去的部分去互动相处,这是无法逃离的命运。
基督教中的上帝或者是神,是一个万能的存在,你只需要把自己交给god,你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他会照料好你的一切,这让人想到融合,想到早期的母婴关系,我只是附庸,但是我不需要担忧过去和未来,有人会帮我照顾好一切,我只需要虔诚的去信仰、去谦卑的祷告。这种关系可能对于分离个体化阶段之前有损伤的个体是有疗愈作用的,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神也是一个自体客体,是自己想象和创造出来的理想化的客体,也可能是他把自己内心的一部分功能分离出去创造出了这样一个存在,来替自己照料自己的需要,整合自体的各个部分。
但是所有的融合的目的最终应该还是分离,那如何去面对最后和神的分离呢?一开始可能是会求神给我美好的生活,良好的安排,可能是有所祈求和期待的,后续当内心慢慢有力量,更好的在当下努力,自我功能逐渐增强的时候是否会转变成:神只是我内心的一个存在,就像君子之交的一个朋友一样,偶尔我有什么难以言说的事情可以和他诉说,而并不需要他再去为我做些什么,他已经被我再次内化吸收为整体自我感的一部分,我已经和神同在。
所以我认为在心理学的层面,宗教也是有疗愈作用的,疗愈的本质也是在于关系。